台州学子获第21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 |
|||||
|
|||||
近日,第21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高一高二组总决赛评奖结果公布。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二学生杨旭获全国特等奖,该奖项获得者全国仅50人。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学生》杂志社承办,是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高中学生的全国性活动,为目前全国主办单位级别最高、专家评委权威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作文赛事之一。 个人简介 杨旭,女,2007年2月出生,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二学生,班级学习委员。性格温良,素爱研墨提笔写字,倚窗听雨读诗。曾获学校一等奖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学书法已逾十载,曾获省级奖项;读诗抒怀多年,历获区、市、省、国家奖项。非常认同“以我手写我心”的主张,于文字的世界遨游,爱岁月深处的缱绻余温,亦感受一行行小字之间的文脉千年,深觉无拘无束,是为自由,便爱上创作;也爱用脚步触碰世界的嶙峋一角,常于山水之间漫游,寻觅远方的诗。 获奖感言 首先,我要感谢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恐怕无法获此殊荣。 去岁,我也曾报名叶圣陶杯,但遗憾止步省赛;出于一种不甘心,我今年依旧报了名,与去年不同的是,我打磨了许久省赛稿件,反复斟酌,终于写下颜真卿和《祭侄文稿》的故事。选材之后,我询问了我的书法老师,从他的口中,真正了解了《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以及颜真卿无双的风骨。2月2日晚,我在网站上提交了我的文稿。 通过省赛后,在祝福中我来到了鲁迅故里——绍兴。听了一场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讲座,只觉浸润了一场文学的大雨。那时正是王羲之笔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会,我被无数的向往包围着,于向往的缝隙之间窥见文学长路,在青春之中,它就像是一条流动的长河,令人目眩神迷。 这一次,我写了王羲之的故事。大概是省赛写及“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大概是会稽山阴之兰亭就在绍兴,比赛前夜,我便已经做下决定:我要写王羲之。我与一位练习王羲之行书多年的友人谈了许久,我们谈到王羲之的书法,谈到他的兰亭,谈到他的生命意志。 转日,当我看到文题“韵”的那一刻,我便有一种要提笔的冲动,但不知因为紧张还是别的什么,恍惚之间便写完了文章。写下最后一个字,我的眼前忽然不止望见了王羲之,笔墨流转之间,我望见了我与书法的十一年。仍然记得在那个午后,从绍兴赶回路桥,我的脑海里还回荡着清湍激流的余响。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会珍惜这次的荣誉,继续前行、求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