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动态信息

黄人川局长做客12345阳光热线,解答高考志愿填报等问题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3-06-25 10:46 浏览次数:

6月21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人川做客《12345阳光热线》,解答市民们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等热点问题。一同上线的还有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小方,市教育局基教处、考试院负责人,椒黄路三区普教科负责人。

黄人川表示,今年高考政策保持不变,招生录取仍分为2段。一段线按实考人数的60%划定,二段线按实考人数的90%划定。另按实考人数的20%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的招生录取。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在考生高考成绩发布时一并划定并公布分段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黄人川‍说,80个志愿填报总体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要注重考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作先期准备;二要注意成绩的高低,划定可选择的院校层次和专业范围;三要注意招生院校、专业的限制性要求,准确了解意向高校以及专业的报考条件,避免因报考条件不具备而盲目填报;四要注意志愿填报的“梯度”,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尽量填足80个志愿。

问答回顾

上线嘉宾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一起来看~

1.高考分类考试、高考分段划线和投档录取、高考投档主要依据等具体情况如何?

高考分类指的是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但不分文理,6月26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进行网上填报志愿,采取远程网上招生录取方式,实行“院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录取体制,分段划线和分段投档录取。普通类又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符合提前录取相关院校、专业报考条件的一、二段考生一并填报志愿,提前录取的院校(专业),分段进行录取。平行录取按“院校+专业”平行志愿,实行分段填报、分段录取。高考投档主要依据是考生位次。(所谓考生位次,是按某类全体实考考生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 

2.我省高考实行的多元选拔综合评价和高考特殊类招生单独投档有何特点?

关于高考实行多元选拔综合评价。2023年除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外,还有“强基计划”和省内地方属院校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高校强基计划根据教育部规定在7月5日前完成录取,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招生志愿录取工作在未纳入统招的香港高校录取之后、浙江警察学院录取之前完成(7月8日完成)。还有46所高校(含我市3所高职院校)参加高职提前招生,实行一档多投、双向互动选择、提前录取。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地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考生,根据招生院校确定的相应录取标准,根据录取进程,在相应时段投档录取。

3.今年志愿填报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关于网报志愿日程安排。

普通类提前录取和第一段、艺术类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一段、体育类第一段同时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9日至6月30日。

普通类第二段平行志愿、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平行志愿填报、体育类第二段平行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4日至25日。

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合格考生,在6月29日至6月30日与普通类第一段等志愿填报同时进行;已填报志愿但又放弃录取的考生,只能参加普通类第二段及之后录取。

4.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规定?

全省统一网报志愿。凡参加浙江高考的各类考生,均需在规定时间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www.zjzs.net)填报志愿,这是我省填报高考志愿唯一合法网站;统一公布的2023年在浙招生所有院校专业(类)生源计划,是我省今年填报高考志愿的依据,志愿填报均以考生符合所填报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为前提。

这里要提醒3点:

一是我省的生源计划提供《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书和电子版2种方式,第一段考生查看2种方式都可以,但第二段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查看登录系统后下载的电子版。

二是务必合理设置自己的密码并保管好自己的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严防信息外泄,以免志愿被篡改造成不良后果,若忘记密码无法登录须到所在报名点学校或报名地招考机构申请重置,切记登录后应立即更改密码;考生应牢记自己的密码并严禁向其他人透露,因泄露密码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是建议不要挤到最后半天去上网填报,更不可逾期。各段志愿填报截止前,考生可多次登录系统修改,以最后一次修改确定并成功提交的志愿为准。

5.普通类提前录取有哪些院校专业?

有政审、面试、体检等特殊要求的军事、公安、定向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定向培养军士试点、航海类等专业,以及经过批准的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实行提前录取。

6.普通类提前录取志愿怎样填报?

符合提前录取相关院校、专业报考条件的一、二段考生在6月29日-30日一并填报志愿。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不设院校服从志愿。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注意高校(专业)的最低文化成绩要求。

7.普通类提前录取流程是怎样的?

提前录取的院校(专业)根据普通类的分段原则,考生一次性填报志愿,分段进行录取。每段录取时,根据志愿优先(传统志愿)原则,按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录取。

8.普通类提前录取的投档比例是多少?

普通类提前录取的投档比例不超过1:1.2。考生总分相同时按位次投档。其中,按规定须在投档前先进行政审、面试、体检等工作的,按比例分段提供考生名单,统一组织政审、体检、面试。

9.普通类提前录取的投档顺序是怎么安排的?

高校强基计划、西湖大学创新班招生录取在7月5日前完成;未纳入统招的香港高校的录取工作在7月7日前完成;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四所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在7月8日录取;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招生在7月9日录取;接着进行军队、公安、定向招生、省内其他院校三位一体招生,航海类等专业及经过批准的国际关系学院等院校提前录取,按传统志愿投档。提前录取一段投档录取完成后,进行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地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投档和录取。

已被提前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和录取。未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续志愿投档和录取。

10. 提前录取院校专业对考生是否有文化成绩要求?

提前录取院校(专业)可参考我省普通类分段线,在第二段线上提出最低文化成绩要求。

11.普通类平行志愿怎样设置?

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分两段填报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单位,每段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12.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及录取流程是怎样的?

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投档录取。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投档录取后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第二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实行征求志愿。

13. 普通类平行志愿怎样选择和定位?

专业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从高到低投档。考生选报专业平行志愿时,可将位次作为志愿选择定位的核心参考依据,对照近年相关院校专业的投档位次、录取平均分、今年高考成绩分段表等;可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填报参考策略,提醒考生注意理性选报合理定位。

14.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是多少?

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为1:1。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类)。

15.普通类平行志愿中,总分相同的考生如何确定投档顺序?

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全部相同者一并投档。

16.普通类考生位次怎样确定?

普通类考生位次按所有考生高考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确定。高考总分相同时,先后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17. 普通类80个专业平行志愿,有无先后之分?

对院校来说,没有先后之分。不管是第1个还是第80个志愿填报的,一旦投到该院校专业,系统显示的志愿均为一志愿。

对考生来说,有先后之分。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考生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志愿,依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80个志愿中即使有多个符合条件的志愿,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只投档到排在最前面的那个符合条件的志愿。所以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若投档后被退档,表示一次投档机会已经使用,其他志愿也不能再投档。

18.80个志愿怎么填?

查阅招生章程和对照计划。招生章程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主要依据,考生务必仔细研读了解后再填报志愿。要对照高校选考科目要求报考相关专业;要了解高校录取规则、有无实行对专业志愿投档的特殊要求,如身体条件、学考等级、外语语种、面试、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要看清专业层次、类型、办学地点,性质是公办还是独立学院或是民办院校,学历证书、学费收费情况等。凡填报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专业、中外合作专业志愿的考生,应当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理性选择和科学定位。高考志愿,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所以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报。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啥优势但希望就读好的院校,可注意“学校地理位置和分数”的关系,你若意向进高水平大学但位次不够理想的,可以选择偏远一点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院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

用足志愿填报机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分析对照往年院校专业录取投档情况,比如2020-2022年投档位次、录取专业平均分、最低分,可用来作为志愿填报大致定位参考。要提醒的是,平行志愿每次可填报80个志愿,每个志愿都是一次机会,要把机会用足,填满80个志愿且适当拉开志愿间的“梯度”可以有效提高投档概率。

保持合理志愿层次。因每年院校(专业)计划数调整、意向考生群体不同等综合情况,院校专业(类)之间的投档和录取标准存在自然差异,最终会体现在投档线及其对应的名次高低。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从高到低排列,在志愿之间形成合理层次,俗称“梯度”。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层次入手。如普通类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5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30个,将优势较大较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5个。当然,具体怎么分配三个层次的数量视考生个体情况而定。

高考志愿填报,适合自己的就好。考生所选择的志愿,应与自己的志趣特长相符,跟自己的性格相匹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才会越学越有味;宜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才会有优势有竞争力,有利于实现自己抱负,自身潜能也会得以有效发挥;宜与自己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19.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切记注意规避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有些学生缺乏理性乱定位。这些学生无视风险随意填报,定位偏高结果造成无法投档;有些学生没有看清学校性质、学历层次也会造成“高分低填”,因此,考生要结合本人成绩位次、兴趣和特长,理性填报志愿。

误区二,有些学生认为机会多多一定会录取。他们认为既然可填那么多志愿,而且是平行志愿,随便填也可以被录取。事实上平行志愿每一轮最多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一段一次”投档机会即已使用,其余志愿同步失效;已投档又被退档,则后续专业志愿不可再投,需在后一段重新填报志愿。

误区三,有些学生非要填报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可。他们忽视非中心城市和非热门的专业,导致风险放大。因此,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应该综合评估、慎重定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