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网络IEP平台应用研讨活动在温岭市举行 |
|||||
|
|||||
5月下旬,2021年浙江省网络IEP平台应用研讨活动在温岭顺利开展。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会长洪佳琳,浙江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陈荣弟,以及来自全省各设区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网络IEP平台管理员等150余人。 温岭市教育局负责人在开幕式上致辞,介绍了温岭近十年来在政策层面给予特殊教育工作的保障支持,从统一思想认识、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比较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到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张声佳老师的三年级生活语文《好朋友一起玩》通过玩中学、看中学、读中悟等丰富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学词、读句,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沟通辅具、图片等支持。 梁梦梦老师基于学情,添加了劳动技能自定义目标“用插花装饰校园环境”,运用工序分析法调整教材编排方式,引领九年级学生学习《半球形插花》,学生在小视频、示范作品、图例、同伴互助等组合支持下欣赏、制作插花,并把作品献给老师表达感恩之情。 温岭市特殊教育学校谢君琴老师与大家交流《基于网络IEP平台的教学实践》工作,梳理基于网络IEP平台的处方教学路径,线上线下结合,评估、计划、实施、调整循环式渐进。她结合教学案例,从五个方面介绍目标导向的个别化教学设计策略:基于长、短期目标的课时教学目标拟定,教材内容取舍,教学策略配置,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评价,为一线教师带来可操作可模仿的指导。 湖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正红对上午的展示课作精彩点评,她认为两节课都做到了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为宗旨,内容上注重生活性、实践性、功能性、生态性。课堂上,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她指出,高效的课堂离不开精准实施课程本位评估,应牢牢把握国家培智课程标准的核心要素,依托网络IEP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将学生的长短期目标和每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密结合,在课堂主阵地上落细落实。 研讨活动在温岭市泽国镇第三小学继续进行。泽国三小副校长朱灵佳以《“E”网情深 有的放矢》为题,从硬件设施、课程建设、师资团队、IEP应用四个层面介绍该校十几年来特殊教育发展之路。该校基于网络IEP平台,开发了一套可供多元选择的“PSC”开心课程体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活动中,与会人员观摩了包妙德等老师执教的十三节融合教育小组课,以及林娜老师执教的随班就读大课堂《杨氏之子》。大小课堂结合、随班就读学生无痕融入,高效地达成了个别化教育目标。 随后,泽国三小包敏丽老师、新河小学陈红霞老师、横峰小学郑颖老师分别在活动中作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学校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案例。 陈荣弟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评价温岭的特殊教育工作一直是浙江省特殊教育的高地,温岭的经验值得在全省各地推广借鉴。他肯定了各地在推进平台应用过程中所做的探索、研究以及成效,并要求各地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实施课程评估,研究教育策略,不断推进平台走向全域、全面应用,最终达成为所有特殊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让每个特殊孩子都取得最大、最好的发展。 最后,洪佳琳和陈荣弟为汇报交流和课例展示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至此,本次省网络IEP平台应用研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