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动态信息

2020年台州教育重点工作发布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0-04-03 16:30 浏览次数:

4月2日,“台州教育”微信发布2020年教育重点工作。

一、聚焦补短提升,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

一是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编制“十四五”规划、市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布局规划,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教育项目。加大教育基础建设投入,全年计划完成项目投入68亿元。全面实施《台州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黄岩、三门要创成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天台争取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路桥、玉环完成申报。全力支持天台申报省首批学前教育普惠县。

二是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出台实施《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学前教育服务区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规划布局,建成二级以上标准幼儿园67所,完成22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任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0%,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8%。幼儿教师持证达到99%。

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信息化、集团化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比例达96%,“互联网+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65%以上。实施“初中崛起”工程,加快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扩大初中分层走班教学。加强特殊教育,提高标准化学校覆盖率,稳步提高各学段入学率。

四是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逐步培育一批人文、科技、体艺、综合等不同类型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优化市区高中校网布局,开工建设永宁中学、三梅中学项目,加快推进台州一中二期、黄二高改扩建、新桥中学迁建项目前期。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升级提质,筹备台州职业教育大会,推动出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台州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台州市职业院校“双高计划”、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启动现代职业教育创业园区项目前期。

五是推动高等教育扩容提质。支持台州学院申硕升格创一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标志性科研成果、学科建设等方面发力补短,重点培育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力争申硕工作取得突破。全力支持台职院、台科院创建省“双高”计划和台州电大创建省内一流的开放大学,组织开展市直高校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加快推进市直高校16个项目30亿投资工程建设。

六是推动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上海知名高校在台州设立分校或研究生院。引入长三角知名专家在台建立省级以上名家工作站,加大后备干部联合培养力度。构建沪台高层次人才智力交流通道,共同搭建平台,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设立两市专家资源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科研合作,联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加强与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研究。

二、聚焦改革治理,实施教育惠民服务工程

一是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制定《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落实好公民同招工作。完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达到60%以上。深化完善中考招生考试改革,稳步推进英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考试和科学实验考试准备工作。

二是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行为。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健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办法,组建培训机构协会。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成果,深入实施“黑白名单”制度。改革民办学校年检制度。

三是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浙政钉”移动办公应用,推动台州教育“大脑”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生均教育装备值力争达到5500元,拥有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的学校比例达到70%。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市本级教育信息化升级工程。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加强“互联网+同步课堂”平台建设。

四是提升服务治理水平。全面提升随迁子女学校标准化率,将创建工作纳入教育工作业绩考核内容。推动“课后托管”“弹性上学”“入学入托”一件事无纸化工作实现全覆盖。

五是办好十件教育实事。

1.改扩建30所农村普惠性幼儿园;

2.创成1个“互联网+教育”实验区;

3.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所有乡村小学和初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

4.实施健康学校工程,全市新增50所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5.增建10个市级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创建10个省级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6.扩大之江汇教育广场应用,建设新型教学空间100个,开设网络同步课程100门,新增共享微课资源200个;

7.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支持200名优秀退休教师到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教;

8.新建老年大学(学堂)10个,新增老年学位5万个;

9.职业院校和成人文技校完成社会培训9万人次;

10.选派50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出国(境)研修学习。

三、聚焦理念引领,实施“五育并举”熔铸工程

一是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坚持将大陈岛垦荒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时政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推进全面德育、全程德育和全员德育。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扎实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品牌建设。加强地方教材建设,用好《台州地方艺术》《台州和合文化》《大陈岛垦荒精神》等地方教材。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防范化解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重大风险。

二是强化体美劳教育。强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补上卫生健康教育短板,持续打好青少年近视防控、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一降一升”攻坚战。严守安全底线,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加强中小学生职业认识、职业体验和生活教育,持续做强做靓综合实践、研学实践基地。

三是落实“减负40条”。项目化、清单化落实浙江“中小学生减负40条”。落实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规范区域和学校组织的考试评价,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和竞赛管理。实施家长素养提升工程,5年内70%以上的中小学校建立数字家长学校。

四是做强质量监测品牌。进一步理顺并优化“监测探路——行政决策——督导跟进”三位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用好教育部县域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等“三个标准”。

五是改革督导体制机制。推动出台《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督导结果公开制度。认真做好省对市、县(市、区)督导迎检工作。加大责任区督学工作的督查和考核。深入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

四、聚焦队伍建设,实施强师兴教引领工程

一是强化人才引进培育。开展教育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团队)引进认定工作。深入推进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发挥省级以上专家工作站、校长职级制作用,选好配强校长队伍,建好班主任等骨干队伍。深入推进教师教育培训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加大教师海外研训力度。

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公办普通高中高级职称评审权全面下放。试点开展高中学校“三定”工作。深化新一轮县管校聘工作,探索加大跨校交流力度。出台加强学校中层干部建设的意见,规范学校中层选拔方式。建立市直学校人才发展指标体系。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检查,深入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

五、聚焦党的领导,实施党建引领发展工程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完善党对教师工作全面领导机制,增强教育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规矩。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项机制。大力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夯实基层党建。做强“党建红”引领“教育蓝”品牌。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和业务能力联动提升、精准培养,深入推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工作。做细做实党员教师“先锋指数”考评。持续开展民办学校“双覆盖”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民主评议,落实谈心谈话制度。

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巩固巡察和审计整改成果,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开展正风肃纪,纠治“四风”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