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教师教育 > 人事教师教育

2025年台州市乡村小学名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三门举行

信息来源: 教师教育院 发布时间: 2025-05-14 09:59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21-25日,台州市乡村小学名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三门举办,来自台州各地的60位乡村小学教研组长参加本次活动。本次研修以“做最好的乡村教育”为主题,分为“师德修养”“教师成长”“课堂育人”三大模块,通过专家报告、走进经典、走进名校、成长论坛等多种形式,旨在提升乡村教研组长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质量,进一步助力台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01 专家讲座

本次培训聚焦三大模块,邀请长三角地区知名专家,给学员们带来一场场思想盛宴。

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小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姚星钢作专题讲座《涵养教育情怀,做最好的乡村教育》,通过知“情”育“情”、学“情”植“情”、用“情”厚“情”三大板块,结合自身的经历,用一个个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让学员感受到了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身上的人文味、理想味、成长味,让学员知道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重要性,让学员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向着以爱育爱、以体育人、以体动人的方向奋力迈进。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缪徐开展了一场《共研与独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新样态》为主题的精彩讲座。缪特指出,教研团队中共同研究至关重要,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抓好备课的几个关键、掌握磨课的基本方略、珍惜高端的研修机会,他结合自身经历,从价值取向偏离、坚持精神缺乏等多方面剖析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强调要追求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样态。同时,他鼓励教师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及时记录心得与问题,做到思做对接、思写联手。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立新在专题讲座中,深入解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讲座围绕技术认知、实践应用与未来展望展开,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前沿洞察。他以Deepseek等国产技术为例,提出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持续探索技术创新与教学场景的结合,推动教育公平化、个性化发展。黄教授还现场演示利用AI建模实现3D教学资源快速构建。他指出:“人工智能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赋能教育生态升级的关键抓手。” 

上海市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陈瑾瑜以《用心沟通,助力学生心理健康》为题,带来了一场富有深度的专题讲座。她通过真实案例与专业分析,引领教师走进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我伤害及抑郁学生的内心世界,呼吁教育者以“心灵守望者”的姿态,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陈老师还分享了“蹲身倾听”的实践智慧:以平等视角理解学生的世界,用真诚对话替代单向说教,用持续陪伴构建信任空间。她特别提醒,心理危机往往有迹可循,教师一句关切的询问、一次耐心的谈心,都可能成为扭转学生命运的关键。

02走进名校

4月24日,学员首站走进三门县心湖小学,深入体验该校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育人实践。刘梦莹老师执教的《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学生们通过个人发言、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古文内涵,以角色扮演、辩证思考等形式激活思维,生动展示了“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章宏艳校长以《构建学习共同体 团队建设幸福校园》为题,系统分享办学经验。围绕“课堂、教师、学校”三维度,他提出建好“课堂”主阵地: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点燃“教师”心激情: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打好“学校”组合拳:创建学校学习共同体。成员们还考察参观“走进经典教育家书院”,体悟书院精神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

下午,学员们转赴三门县亭旁镇中心小学,参观了学校党员活动基地。丁涛校长以《传承百年底蕴,推进高质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学校依托亭旁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动和项目,如校园足球、红色文化、“亭山农业种植园”劳动实践基地等。校教研组长方丽娟则以英语学科为例,分享了校本教研的创新路径。

成员们还走进亭旁红色教育基地,在浙江红旗第一飘纪念碑前重温革命历史,于红色文化纪念馆中聆听“亭旁起义”故事,深刻感受“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精神血脉”的教育使命。

03读书成长

培训期间,还策划组织了“走进经典”与“成长论坛”活动。读书活动以“探寻教育的本质——好的教育的哲学思辨”为主题,共读刘铁芳教授的著作《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展开了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度对话。

成长论坛以“厚植教育根基 促进专业成长 点燃燎原星火”为主题,分成“厚植·深耕教育沃土”、“成长·破茧成蝶之路”、“燎原·星火可燎原”等三个环节,围绕课堂教学创新、校本研修实践等六大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提炼痛点,提出策略,并设计可推广的实践案例框架。此外在互动式汇报中,各组精彩纷呈的汇报展示了研讨成果,策略解说与案例展示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论坛还特别邀请天台县外国语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戴银杏总结点评。


本次培训,旨在于提升乡村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为乡村教育的未来培养一批具有深厚教育情怀和卓越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