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州市教育家型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在温岭举行 |
|||||
|
|||||
4 月 14 - 18 日,台州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在温岭举行,来自全市各地近两年评定的70余位正高级教师参加培训。 此次研修以 “育生命自觉,为天地立心” 为主题,精心定制、量身打造专业化课程。特别邀请国内一流教育专家引领对话,结合名企参访、经典啃读、课堂互动、成长共创等丰富的自主课程,展开沉浸式反思性深度学习。 01专家讲座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时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好老师》为题,从时代诉求、成长路径、培养策略三方面,阐释好老师需兼具教学能力、育人智慧与终身学习力,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中实现专业进阶。从“知识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变,教师需实现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深度融合。新时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成为学生品格塑造、创新潜能激发的引领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晨作题为《美德、权利、爱与经验——西方教育家的故事》的讲座。通过苏格拉底“美德”、洛克 “权利”等西方教育思想,结合柏拉图 “洞穴隐喻”,剖析教育在个体与共同体正义关系中的核心作用。真正的教育需在美德与权利间平衡,在爱与经验中交融,最终指向人的完整性与社会的进步性。 苏州市吴江教育科学研究室原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唐琴作题为《想通 做实 讲清:教学成果培育的实践分享》的讲座,她介绍了其团队历经十九年探索取得的“时代性价值指向的高中历史教学建构与实践”成果。该成果立足大历史观,针对当下历史教育“价值缺场”等问题,从价值体系、课程内容、价值转化和评价全面重构历史价值教育与知识教学的关系。唐老师围绕 “想通本质、做实过程、讲清逻辑、用好成果”,指导教师成为学科教育的明白人、教改实干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以《古典诗歌与人文精神》为题,借古典诗歌,为当代教育打开了一扇精神之窗。他以屈原的爱国情怀、曹操的宇宙哲思、陶渊明的隐逸境界与苏轼的全才智慧为镜,折射出“自信与自省”“德行与功利”“个人与民族”的平衡之道。程教授由诗人谈到人生,“人生要有提前量,做事不可马拉松;人生不可半途废,登山要上最高峰;人生不必太聪明,遇事要能吃得亏;人生本是单行道,生命之河不倒流”,呼吁教师以“生身之母、母校之母、祖国之母”的情怀育人,传递“敬畏讲台、以文化人”的初心。 西南大学·大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胡航教授聚焦《数智技术赋能深度学习:何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 “建构 — 解构 — 重构” 路径,这一模型强调从“知识传递”转向“认知能力培养”,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解决实现创新思维提升。在数智教育生态中,教师需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生态设计师,既要掌握数据解读能力,又要具备课程重构能力。 02实地参访 研修班学员走进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调研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探索产业前沿技术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AI智能时代下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技术认知-教学转化-创新实践”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数字素养、工程思维和跨界创新能力的未来创新性人才。 学员还走进温岭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融合教育课程与个性化培养方案,深刻理解“教育自觉”的核心是尊重生命独特性。教育不是标准化流水线,而是“以生命为本”的个性化唤醒。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等待的耐心、一次蹲下身子的对话,都在传递着一个信念:每个生命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 03读书成长 4月17日下午,研修班学员展开了读书沙龙活动,共读《什么是好的教育》,通过 “叩问、寻真、突围、省思” 环节,共识 “教育是生命唤醒生命、心灵共鸣心灵” 的本质。 4月18日下午,成长论坛以“育见未来: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蜕变”为主题,由玉环中学许玲老师、台州中学东校区郑俊老师主持。论坛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三位学员代表倾情分享“我的成长故事”;二是大家共同探索“我们的成长之路”,从“教育家型名师应具备哪些品质?如何破解存在的困境?如何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分组深入交流,互学共进,分享智慧。三是全体学员集体宣读“我们心中的教育家精神”,并签署《台州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共同成长倡议书》,以表达“坚守教育初心、共担育人使命、矢志专业精进、携手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念与庄严承诺。 培训期间,研修班学员章正形老师、姜毅老师还组织全体学员开展破冰团建活动,通过教育味、游戏式活动增进友谊,搭建教育交流平台。 教育之路,山海为约;生命自觉,天地同心。此次研修搭建了思想碰撞与实践创新的平台,助力学员们在育人路上深耕不辍,行稳致远。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育生命自觉,为天地立心,书写更加绚丽的教育华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