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教师教育

探简明教学 寻研修之道——台州市“学而”啃读坊第九次活动暨校本研修主题学习

信息来源: 教师教育院 发布时间: 2024-05-29 09:55 浏览次数:


小满正当时,万物渐盈盛,葱茏五月,繁花似锦。5月24日,台州市“学而”啃读坊第九次活动暨校本研修主题学习在三门县心湖小学举行。“学而”啃读坊成员、各县市区及市直学校校本研修负责人、三门县各校啃读坊代表130余人参加。

活动特别邀请全国知名学校管理和咨询专家郑杰校长参加。台州市教师教育院院长徐美珍、三门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哲龙、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显钢等参加活动。

活动一  开幕致辞

张哲龙介绍了三门这座山海小城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近些年来三门教育的蓬勃发展。他指出,在市教师教育院的引领指导下,啃读坊已成为各校校本研修的重要板块,县教师专业成长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未来,三门县将继续以啃读坊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依托,努力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提升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弘扬伟大的教育家精神。

活动二  同课异构

本次啃读活动以“探简明教学 寻研修之道”为主题,共读《简明教学设计11讲》,作者郑杰校长莅临现场,为所有与会教师面对面答疑解惑,明晰教学设计之要领。

1.理论先行,解设计之惑

在课例观摩前,郑杰校长做简短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模式》。他提出,反思性校本研修应从成果取向成长取向两方面出发。其中,成果取向的五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作出假设、进行验证和发布成果。他强调,教师的成长取向应以实践加反思为主要抓手,教研活动应含有这几方面:教师上课、听课教师复盘上课流程、执教老师做反思、听课教师夸赞、提出建设性建议与执教老师改进等。

2.实践研磨,观课堂之景

三门县心湖小学谢优莎老师、上海市实验学校嘉定新城分校张禹同老师带来同课异构《童年的发现》。谢老师的课沉稳扎实,聚焦大单元主题目标,立足单篇文本语文学习要素,创设有趣情境,放手课堂,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感受作家费奥多罗夫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探索学读化用的写法。张老师的课则灵动而富有张力。教学中聚焦四大学习目标展开,以“连环画法合作梳理”来探究“‘我’之发现过程”,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用思辨性阅读与批判性思考促进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3.小组研讨,议观课之思

课例观摩之后,开课教师作课后反思,啃读坊成员从反思性校本研修的成长取向视角,热烈而积极地讨论和表达听课收获以及感想。

活动三  啃读研修

1.专家讲座,明教学之理

下午,郑杰校长为大家做精彩的导读——《教学设计11讲讲什么》,既有对所著一书重点内容及为何写作此书的阐述,也有着重指明教学设计应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他从学习内容和学习类型等两方面重点论证了学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共性规律还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理论渗透到实践再达成印证,一次次的旁征博引,为在场教师拨开教学设计中的层层迷雾。

2.学术沙龙,论教学之道

“学而”啃读坊成员开展了一场小组“头脑风暴”活动——利用AI技术设计完成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设计出一篇篇精优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并创绘思维导图。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并阐述教学设计意图。该活动旨在引导教师能精准把握文本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学情,灵活运用AI技术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活动四 颁奖总结

1.颁奖仪式

市教师教育院项目研究部主任梁海华宣读本次线上共读坚持全勤打卡的19位学员名单,并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2.总结寄语

徐美珍由衷表达了内心的惊喜、感动和感谢,并阐释了本次活动着力于校本研修的意图,提出了啃读的进阶方向。走进经典是校本研修的灵魂项目,我们要做有思想味、学术味的校本研修,重点是回答好两个问题:创建怎样的研修文化?作出哪些研修转型?

一是重建润泽的研修文化,润泽在于符合人性需求和成长需求,创建开放、自由、合作、对话的课堂、空间和氛围。

二是做到四个研修转型:从教研到学研、从经验到循证、从个体到共同体、从评判到学习的转型。

她指出发生改变的才是真正的学习,希望每位教师不仅要成为“教”的专家,还要成为“学”的专家,在持续的啃读中真正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实验先行者。

活动五 轮值传递

1.轮值感言

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规划科科长李敏发表感言,她表示通过本次轮值,深切地感受到啃读的力量、啃读人的热血和激情。同时,表达了三份“心”意:匠心——追求卓越的态度;恒心——持之以恒的态度;精心——精益求精的态度。

2.传递交接

活动最后,举行了简短的交接仪式。台州湾新区啃读团队代表——台州市月湖小学副校长赵永攀接过“学而”啃读坊牌匾。我们湾区再相见!


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为了见证彼此的成长,每一次的暂别,更是为了期待再聚时的热切相望。今天,我们所有与会老师因啃读而见证经典的魅力,来日,愿我们都以经典浸润心灵,丰盈成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