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读经典先行者』 开启持续的幸福——台州市教师教育院经典共读第31期 |
||||
|
||||
3月12日,市教师教育院开展“走进经典 啃读经典”读书沙龙活动,教育院全体同志参与共读。本次活动开启2024年推荐书目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著作《持续的幸福》的共读,在阅读第一、二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突出优势测试,并以啃读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学习。 整体感知 大家通过作者简介、不同译本间的目录对比等,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了解。 马丁·E.P.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的作者,是选择推荐此书并展开共读的原因之一,其因“习得性无助”的经典学术发现,入选20世纪100位心理学家,并成为排位最高的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引领心理研究不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与痛苦的一面,号召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持续的幸福》一书正是塞利格曼幸福五部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带领积极心理学走入大众视野,人们从一元论的幸福传统理解中解放出来,继幸福1.0之后,进一步将精神与物质结合,迈向幸福2.0时代,在“PERMA”五元素的指引下不断找寻多姿多彩的人生。 共读在线 活动以“共创”为核心,通过“制作名片、‘3W’读书、问题探讨、幸福实践” 四个环节展开。大家在无预设、开放、平等的共读氛围中,真诚热烈分享,提炼共同话题,启迪团队智慧,激发深度研讨,探寻积极心理学所蕴含的实现人生蓬勃发展的幸福密码。 持续的幸福即幸福2.0的五元素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意义、成就和积极关系。在共读中大家对五元素中的积极情绪、积极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 Q:什么是积极情绪,请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包含主观测量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是一种健康、正面、向上的心理状态,据此大家列举的词有快乐、满足、感恩、平静、惬意、自在、自豪等,这些积极的情感主观体验有助于调动个体因素,通过建构未来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增进人类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繁荣。 Q: 怎样拥有积极情绪? 通过书中“三件好事”的积极心理学练习,大家对前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进行简要记述,并在组内分享。练习后大家普遍表示回忆小确幸的过程使积极的因子不断累积,能够明显提升自己对幸福的感知力,同时在与同伴的分享中,感到幸福加倍。事实证明这种生活实践中的积极心灵体验能够有效帮助大家获得积极情绪,特别对那些身处黑暗的人,或许能帮助他们从迷茫和困惑中走出来,回归生活的自然本质。 Q:什么是积极关系,对积极关系中的 “他人”如何理解? 积极关系即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有豁达的心态和宽容的心理品质。塞里格曼和他的团队于2001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而当代心理教育存在偏重心理问题预防,轻视优势心理和积极人格的培养的情况,不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良性发展。 书中频繁提到“他人”一词,“他人是处在人生低谷时最好、最值得信赖的解药”“科学家发现,在我们所测试的所有方法中,帮助别人是瞬间提高福祉最可靠的方式”。对“他人”的理解,既强调了人是社会的存在,也呼应了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一种全面体现在知情意行上对他人关心、合作与奉献并从中找到自身归属感和人生价值的倾向性),通过他者信赖与奉献培养社会兴趣,以便更深入地观察和探索自己,实现自我接纳,体现了助人即是助己的真谛。
持续思考 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共读之后,思考继续,在意犹未尽中还有一些问题留待大家共同研讨: l 幸福和快乐之间有何区别? l 你具有哪项优势,这项优势和幸福5元素中的哪些元素是有紧密联系的,它对幸福有何积极影响? l 积极心理学与你认知中的其他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幸福是可以习得的,需要我们刻意练习。在此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依据书中指导开展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 l 三件好事 l 优势练习 l 感恩之旅 “走进经典 啃读经典”是全市教师发展的灵魂项目,也是台州市教师教育院致力推进建设的品牌项目。按照“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理念,我们坚持身体力行,坚持把“走进经典 啃读经典”读书沙龙作为教育院的常规学习项目。欢迎各位同仁一同走进经典,啃读经典,将教育经典读透、读活,用经典改变教育、用经典润泽人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