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教师教育 > 人事教师教育

『啃读经典先行者』生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台州市教师教育院经典共读第34期

信息来源: 教师教育院 发布时间: 2024-10-29 09:20 浏览次数:


近日,市教师教育院开展下半年“走进经典 啃读经典”读书沙龙活动,教育院全体同志参与共读。本次共读重启经典《陶行知教育名篇》,重点啃读书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相关章节内容,深度思考,交流碰撞,逐步理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思想光芒与育人智慧,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播中国教育家声音。此次活动由市教师教育院陈佰阳老师主持。

一、寻教育家足迹,致敬教育家情怀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创立与发展:

大家回顾追寻教育家足迹,共同完成生活教育时间轴。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创立源于民国七年其在南京高等师范的演讲,核心理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指出教育不是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民国十六年,南京出现了生活教育的具体机构——晓庄师范,标志着生活教育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而后的小先生制、普及民主教育等行动是对生活教育的深化完善。

陶行知的育人智慧与主张:

通过观看视频《大教育家》之《陶行知》,大家重温85年前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聆听他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育才学校的开设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要让学生从百姓中来,学成以后再回到老百姓中去,为老百姓造福利,是生活教育的细化与新发展。 

二、辨析育人理念,开生活教育大门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内涵意义,大家从源头出发,随机开启盲盒,做“小先生”领学辨析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概念释义。头脑风暴,团队协作比较中西方两种生活教育理念的关系与异同,真知灼见争相表达,精彩纷呈气氛热烈。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与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异同:

关系:从思想背景上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深受现代教育之父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批评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两者基于国情与社会需要给出了中西方关于生活教育命题的不同解答,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同点:具体来说,两者都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育与生活不可分割;都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和杜威的“从做中学”都体现了对实践的重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同点:但两者从产生背景和目的来看又存在着明显不同,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美国工业化背景下产生,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的背景下产生,目的是开启民智,培养能改造社会的人才;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理解侧重点以及教育的范围和实施方式不同。杜威主张将社会生活引入学校,指出学校应具备社会生活的功能,学生在学校里体验社会生活,通过学校变革推动教育发展,而陶行知则更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教育通过生活发挥力量,将教育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教育面向大众,与社会紧密相连。

三、热点事件关注,掌握真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在现今教育中的发展应用:

如何使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践适应时代发展焕发生机,继续为我们提供丰富宝贵的教育养料,大家结合两个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教育事件,从不同角度碰撞进行个性化表达。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不断拓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要坚持摒弃社会对教育肤浅单一的评价标准,从过分追求成绩与升学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阻隔精致利己主义等不正之风对学生的传导熏染,充分利用社会积极健康资源育人,以大自然为教材,五育并举开展生活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针对个性化,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塑造全面发展新人。在帮助学生树立优秀品德同时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活力,真正实现教育与生活的统一,以真生活教育培育新时代真人。

“走进经典 啃读经典”是全市教师发展的灵魂项目,也是台州市教师教育院致力推进建设的品牌项目。按照“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理念,我们坚持身体力行,坚持把“走进经典 啃读经典”读书沙龙作为教育院的常规学习项目。欢迎各位同仁一同走进经典,啃读经典,将教育经典读透、读活,用经典改变教育、用经典润泽人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