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教师教育

2023年台州市直新教师培训在仙居举行

信息来源: 教师教育院 发布时间: 2023-09-20 14:57 浏览次数:

2023年台州市直新教师培训于8月1日至8日在仙居举行,来自全市119位新教师参加为期8天的研训。台州市教师教育院院长徐美珍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

徐美珍院长指出,新教师洋溢着青春和时代气息,代表着教育的活力和希望。对于“怎样成为一名不负选择、不负时代的新教师”这个问题,她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和希望:一是修正三观,成为时代育人者。正确树立学生观、未来观和教学观,引领创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二是修行三专,成为终身学习者。入职后的学习才是真正专业学习的开始,“走进经典”就是最好的修炼,包括“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三是修炼三课,成为鼎新力行者。课堂的质量影响学生生命的质量,新教师的重要功夫是上好课,即“备课、上课和评课”,要向苏霍姆林斯基、于漪、佐藤学等教育名家汲取智慧。最后,她希望大家在此次培训中既收获友谊,也收获成长。

本次培训以“立志塑魂,课堂育人”为主题,以《给教师的建议》为共读经典,课程内容有“教育情怀、德育体验、课堂教学和多元赋能”四大专业模块。课程形式多样,有专家讲座、走进经典、成长论坛、反思性实践等,成功实施沉浸式反思性的深度培训。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白羽老师用小活动快速拉近学员距离,通过“天气手指舞”、“名字大作战”等游戏,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建活动。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赵志毅教授带来讲座《学习习近平主席教育思想》,介绍了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方法,指出优秀教师应该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走进学生的心里,做他们一生的“贵人”。特级教师、玉环教研室郑青岳老师现身说法,给学员们带来《教师成长的四条途径》,即注重积累、广泛阅读、直面尴尬和勤于反思。浙江省特级教师项香女老师则从课程背景切入,带领学员们深入感知我国教育现状,分享了题为《为了每一位学生“成人”》的主题报告,明确指出“育人”四大点,即目标育人、情感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上海市正高级教师杨敏毅老师受邀带来了题为《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懂学生的心》专题讲座,强调教师要读懂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懂得学生的情绪表达、判断学生的行为异常,还要关注其学习状况、指导学习方法。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郑小侠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径》,以“基于实践,来自学生”开篇定义教育工作的基本要领,并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给出了六个方面建议:即时间管理、专业积累、人生规划、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积极心态。此外郑小侠老师带领其名师工作室成员,和新教师们共同探讨“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你的教师职业规划是怎样的”两大问题,并进行别开生面的班主任工作情景模拟。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周红星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反思》,指出了改进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与反思,要力创个性化、专业化、艺术化的课堂教学。江苏省特级教师丁加旗老师于讲座《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中,介绍了基于思维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和基于逆向教学的‘一致性’教学评价”。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沈美华老师《与青年教师聊科研》,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反思和思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浙江师范大学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昝辉老师带来讲座《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带来很多创新的“可能性”,介绍了“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模式,如个性化教学、合作学习、混合制学习等模式。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李贞老师就教师嗓音保健和科学发声为学员们作了专题讲座,介绍了发声原理与发声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分享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及嗓子保护方法。

本期培训班在专家讲座的同时,还侧重开展一系列反思性实践活动,如集体备课、模拟上课等。学员们这些活动中,汲名师讲座之精华,补自身实践之不足。

在仙居县下各第二中学的“走进经典”教育家书院,本期培训班还开展了第七十二期“走进经典”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学员们在认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基础上,分组研讨,合作深研,通过“共读·共感”、“观影·观人”、“交流·交心”、“前方·前行”四个环节畅谈自己从经典中汲取的智慧,从实践中体悟的真理。在分享观后感、读书分享、辩论的活动中不断深挖书中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考,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思想深刻的啃读沙龙。台州市教师教育院徐美珍院长以“让生命永葆黎明的感觉——走进经典 啃读经典”为主题,为学员们展现了高质量教师成长模式蓝图,深入阐释了如何更好地促进每一个教育生命的持续幸福。

本期培训旨在引导新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理解教育意义、明确未来职业规划、找到教师成长路径。新教师们表示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诠释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