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秘书处工作 > 教育评价

台州市第四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公布

信息来源: 秘书处 发布时间: 2023-07-31 15:19 浏览次数:

近日,市教育局公布了台州市第四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全市共13个案例上榜,涵盖了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科学评价机制,推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典型案例做法,值得各地各校学习借鉴。

台州市第四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1.推进“三级制”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监测评价改革(台州市教育局高等职成教处)

2.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台州市第一中学)

3.椒江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椒江区教育局)

4.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创新“四维共育”育人模式评价的校本探索(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5.雏鹰争章:构建“荣誉哲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临海市哲商小学)

6.构建“合格+特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临海市大田中心校)

7.农村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的“常任制、认证制”(临海头门港新区中心校)

8.多元评价“育”见未来(临海市桐峙中学)

9.“云记录”让成长可视可量(临海市第五中学)

10.大洋中学跨学科项目化“劳动教育”探索侧记(临海市大洋中学)

11.五育融合 经历成长——仙居一小“双减”背景下作业评价改革探索(仙居县第一小学)

12.以累进式细节教育为抓手构建“43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仙居县下各镇中心小学)

13.“五育”融合,构建学生综合素养数字化评价体系(天台县实验小学)

推进“三级制”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监测评价改革

台州市教育局高等职成教处

台州市教育局为进一步突显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充分发挥监测评价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三级制”指标体系,动态跟踪市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各项指标数据变化情况。

中职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

明确开展的基本原则,形成全面且精准的指标体系,在监测开展的过程构建市县“两级”联动的工作闭环体系,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拓宽采集渠道。形成市级中职办学水平监测报告和县(市区)中职办学水平监测报告,作为中职学校办学改进决策的依据,充分发挥监测评价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实现中职教育的育人水平跃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台州市第一中学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旨在提供一个核心任务或核心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核心问题或达成核心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台州一中将项目化学习与日常课堂教学融合,依据项目化学习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形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立体化,全面化。本案例以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三《发酵工程》一章的教学为例,设计了形成性评价量表、品鉴报告与实验报告、项目汇报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案,从多个评价维度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能够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激励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加深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天然酵母面包》项目化学习设计思路

椒江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

椒江区教育局

椒江区教育局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背景,立足实际,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教育综合评价领域改革。成立项目数改专班,并委托专业机构对区内学校进行现场需求调研,明确了开展学生综合评价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采用“以过程为核心,以数据为驱动”的设计理念,积极开展综合评价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综合评价统一基础平台,新建和集成各类综合评价应用,实现综合评价数据互通互惠,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充分利用好数据资源,发挥综合评价数据价值,真正意义上落地素质教育。

椒江区小学综合评价业务架构图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创新“四维共育”育人模式评价的校本探索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在传承朱洗先生“心手同工”教育理念的同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育人理念,将传统教育理念赋予新的内涵和阐释,创新形成现代职业特色教育育人模式及育人评价体系。本案例将朱永新的中学生九个核心素养外化为具体的12个行动要素导入育人内涵,融入职业教育育人维度。以课程为载体转化四维度素养活动内容,创新构建了“四维度”素养内容的评价体系,以“四维度”素养考核评价为依据导入学生的成长学分,打破了传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二维度评价内容,真正实现人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评价目标。

四维度素养评价体系

雏鹰争章:构建“荣誉哲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临海市哲商小学

为了落实综合素质评价,临海市哲商小学结合学校“广文、厚德、强身、报国”的八字校训,设计“荣誉哲商”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以与学校有深厚渊源的英雄命名,设立“哲商金章、广文章、法贤章、镇毅章与继光章”。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育目标融入到校本评价体系之中,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以雏鹰争章为平台,以评促智、以评促德、以评促健、以评促劳、以评促美,成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以《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三习惯养成评价手册》、雏鹰争章台为载体,形成完善的评价方式,从而构建校本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构建“合格+特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临海市大田中心校

临海市大田中心校以“田”为文化载体,以“重视养成、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为要求,开展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合格+特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破除了原有评价体系荣誉名额受限,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受挫的难题。“合格+特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为“5+1+1”。“5”即五育并举,第一个“1”是特长发展,第二个“1”是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分为五好学生、优秀五好学生、卓越少年,所有荣誉名额不限,只要通过努力达成,即可获评相应的荣誉。新评价制度取消了获奖人数限制,但从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助力其更为全面的发展,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跟自己比”“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等观念进一步深入全体家长和学生的内心。

农村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的“常任制、认证制”

临海头门港新区中心校

“文明班级评比”制度,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一个传统的评价制度,主要通过“三项竞赛”积分的形式进行评比。但传统的评比方法,以大队部和值周班的学生干部每天打分为主,难以保证评比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客观全面,造成评比结果的“失真”,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学生对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的“倦怠”。为了提升文明班级评活动的效度,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班级建设的成效,临海头门港新区中心校改革原来周文明班级评比的“积分制”,实行文明班级评比“常任制”和“认证制”,变原来“三项竞赛”下被动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为主动的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打开了全员德育的新局面。

多元评价“育”见未来

临海市桐峙中学

临海市桐峙中学从作业评价、课后服务评价、五育并举和“牛犊贝”等方面入手开展一系列教育评价改革,为每个学生搭建了差异化的“能力地图”,终结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方式,让全体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其中特色的“牛犊贝”由学生成长积分、梦想积分、劳动积分合成,学生可以凭借获得的“牛犊贝”到积分超市兑换各种文具和牛奶等,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云记录”让成长可视可量

临海市第五中学

临海市第五中学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临海市第五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总体方案》,并撰写了《临海市第五中学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方案》。各年级再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特征等,制定更具体的过程性评价子方案。不仅如此,班级还通过全班学生讨论制定、调整班级评价手册,让评价更易于被学生认可、接受和操作。学校要求各年级建立学生成长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价制度,专人负责,通过班级电脑,每日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登记积分,每周汇总,每月再汇总,及时进行评价小结。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打开学校专门开发的APP,根据孩子每天的情况写下“家长云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再进行批阅。通过“云记录”,班主任们每天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各项情况,也能通过简短文字实现有效的家校沟通。

大洋中学跨学科项目化“劳动教育”探索侧记

临海市大洋中学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这是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重申,对青少年劳动品质的强调。大洋中学通过改进结果性评价,凸显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反馈方式,形成智慧多元的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以劳动实践的形式,用“劳动”这一最直接、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沉浸于不一样的育人环境中,播撒“劳动”种籽 ,让“五育”落地生根。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让“劳育”与其他“四育”相互融通,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育融合 经历成长——

仙居一小“双减”背景下作业评价改革探索

仙居县第一小学

仙居一小以“经历• 成长”为作业管理理念,压作业总量、提作业质量、减学生负担。作业设计重项目,以项目化作业实现“五育”融合,突出育人导向。作业管理重过程,以作业驱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作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合作、怎么探究、有了怎样的进步”,推动“自主合作探究”常态化。作业评价重增值,构建“五维+增值”评价模式,评价内容描述具体化,评价工具选择多样化,让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使评价结果彰显个性化,以发展的眼光看见“学生的成长增值”,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弱化“差距”。从而,实现让学生成长有动力,成长有定位,成长有惊喜,成长看得见,达成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

作业评价改革思路

以累进式细节教育为抓手构建“43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仙居县下各镇中心小学

仙居县下各镇中心小学秉持“实践小细节,成就大品格”的育人理念,坚持开展“累进式道德细节实践活动”,总结、创新了“432”细节教育评价机制:4 是“构建‘爱国勤学、诚信友善、文明守纪、安全自立’四大累进式细节教育评价目标”;3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累进式细节教育评价网络”;2 是“确定实践性和激励性两种累进式细节教育评价方式”。学校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累进式细节教育导行手册》,提出了《道德细节实践20问》,通过开展“一月一主题,一周一细节”的模式,以及发放细节实践卡、七彩阳光卡,评选“七彩阳光少年”“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方式,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引领学生习惯养成。

“五育”融合,构建学生综合素养数字化评价体系

天台县实验小学

“双减”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评价精准度更具现实意义。天台县实验小学以“润泽每一个生命的生长”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和乐、勤奋、求实、创新”的和乐少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架构并实施“和乐少年”成长评价体系,以钉钉评价系统为平台,对学生的“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实践”五个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以完善学校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