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测教科 > 教育科研

2023台州市乡村名校建设专题培训活动在杭州举行

信息来源: 台州市教育监测与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3-12-25 15:42 浏览次数:

为深化台州乡村名校建设范式改革行动,加快乡村名校培育,进一步构建高水平的乡村教育体系,2023年8月12至15日,台州市乡村名校建设专题培训活动在杭州银湖书院举行,50所2022年乡村名校校长代表及2023年乡村名校申报培育学校校长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了11位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进行高位引领,通过专题讲座、互动沙龙、考察交流等形式,共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2日下午开班典礼上,台州市教科院院长赵凌云、银湖书院院长林正范、副院长江矫英出席。赵凌云院长首先对银湖书院的鼎力支持及贴心安排表示了感谢,并要求全体培训学员再次集结,共同推进乡村名校建设范式迭代升级行动。最后,他用六个“好”字诠释了名校内涵:好的发展规划,各校要全盘思考形成三年行动规划,创新相关机制,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好的校园文化,文化是一个学校的“DNA”,各校要完善文化建设顶层方案设计,形成一校一品乡村学校文化特色;好的课程建设,各校要拓宽资源渠道,建设好乡村本土课程,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办学品质;好的师资队伍,各校要加大乡村名师培育力度,借力“乡村好课”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好的学业质量,各校要改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做实做好“教育提质”;好的群众口碑,各校要致力做“百姓满意,家长放心”的好教育,共同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学典礼上,林正范院长解读了此次研修班课程设计理念及相关课程安排,玉环清港小学校长罗剑英做学员代表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林正范院长为学员们作了《双新背景下的学校育人方式和课堂教学的变革》专题报告,报告中,林院长基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考试命题指导专委会主任张卓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教授崔允漷、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三位专家对新课程解读的观点与大家分享。林院长分享了张卓玉主任强调的“教师素养本质是具有一定的胜任力”,新时代教师要具备六种新素养:大任务设计素养、大观念领悟素养、学科实践指导素养、教学资源利用素养、学习内驱力培养素养和考试评价素养,并结合案例分析了这六种新素养的内涵及践行方法,要求教师“活动要在真实情境中展开”;林院长分享了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如何理解大单元中的‘大’”和如何立足科目,以有意义的主题为抓手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他强调通过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进行“有组织的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实施单元化、主题意义化、内容结构化、学习实践化、评价表现化;还分享了罗滨校长提出的“教学提质如何指向核心素养”观点,在课堂中要生成新信息,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林院长的综述非常精彩,学员们受益匪浅。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校长构建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提高实践能力,13日上午,安排了三位成员校长作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介绍,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杭师大教育部领航校长培养项目负责人项红专作高位引领。

13日下午, 浙江省中小学师干训中心原常务副主任、浙江外国语学校教授吴卫东作了主题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讲座。她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两个维度进行报告。讲座伊始,吴教授介绍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六大因素,阐述了优秀与卓越的区别。紧接着,她详细介绍了教学11种基本技能中的语言技能,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吴教授的讲座语言风趣,处处彰显教育智慧。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中心主任王曦作了题为《学校评估与区域学校发展》的讲座。她回顾了现代化学校创建观测指标的发展变革,充分解读指标设计的理念和内涵,帮助学员校长们明确现代化学校创建的主要目标,强调了现代化学校创建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明晰了申报材料准备要点和审核标准,为现代化学校创建的督导工作提供有力指导。王主任还以“名校集团化建设”为案例,介绍了关于区域学校发展的积极探索。

14日,银湖书院组织学员校长们奔赴杭州市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考察研讨。富文乡中心小学是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原型小学,被誉为全国最美乡村小学,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打卡,也被称为网红小学。学员校长们一步入校园,即被学校独特美丽的外观造型深深吸引。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兴致勃勃地进行沉浸式参观。下午,富文乡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姜蔚颖为大家作报告,她从体制创新、机制优化、校舍改造、资源建设等角度,为大家展示了富文小学的精彩内涵。报告结束后,学员校长们仍意犹未尽,踊跃提问深入交流。最后,赵凌云院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以“四个一流”对本次研修进行充分肯定。紧接着,详细介绍了台州市乡村名校建设下一轮行动方案,并对下半年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15号上午,开展了乡村学校教育特色提炼与成果培育专题培训。首先由五位学校代表分享学校在教育科研实践方面的成果,他们的分享给全体学员校长带来丰富多彩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随后,由银湖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费蔚、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朱永祥、银湖书院院长林正范对五位校长的成果分享做了系统全面的点评。专家们高度肯定五项教育成果,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费主任指出,项目机制可以更细化些,操作性更强些;从教师的研究成长要推及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角色定位很重要;项目研究的评价方式要以鼓励生长为主。朱院长指出,各种教师的比赛,比不是目的,要让更多的教师动起来,重点是过程,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教师成长;要厘清城乡的区别,不能以城市的要求全面要求乡村教师,乡村教学要注重"双基"的落实;评价要更加注重学生对自身的评价;项目研究的概念不要泛化,比如劳动教育要实在化,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林院长指出,项目的研究模型化不再是前沿,现在更需要注重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项目的研究分类不要概念混淆。三位专家的建议高屋建瓴,有理论的深度,也有实践的指导,对乡村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天里,专家们的高位引领、精准把脉,学员校长的精彩分享,乡村名校的实地考察,深深地触动了各位学员校长们。他们以写促思,以写促悟,收获满满。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一次新的洗礼与成长。此次培训活动让各位校长如沐一场教育的春风,知内涵、定方向、明路径,不仅做好范式改革,更重要的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以教育振兴乡村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