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州市中职艺术教学“走进博物馆”产教融合研讨活动在椒江举行 |
|
11月16日至17日,台州市中职艺术教学“走进博物馆”产教融合研讨活动在台州市艺术设计学校(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台州市博物馆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艺术沙龙和研学课程两大主题。分别以博物馆的艺术元素在艺术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艺术课程与博物馆研学融合的探索实践角度出发,馆校合作,产教融合。 一是艺术沙龙主题系列。 活动一:专家讲座|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台州市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项超英作题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专题讲座,从博物馆的教育、受众、美育三点出发,介绍台州市博物馆现代化的文化呈现技术,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旨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又阐释了博物馆一定要关联普罗大众,它才能有生命力,只有增强博物馆、传统文化与社会大众的黏性,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和时代价值。 活动二:艺术实践|瓷色美甲与云纹玻雕 参会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学校美甲实训室去体验瓷色美甲,让传统文化的美在手指尖跳跃。其中有一款瓷色美甲是以“四婴戏缠枝花卉纹盖盒”花纹作为灵感,简单几笔勾勒出童子脚下踩的盛开的莲花,简单的青瓷色做底,“国泰民安”的和合之音就藏在蔻丹中。 而后,参会人员到学校吴刚大师工作室——玻雕实训室进行参观。玻璃艺术从古老的春秋战国时代走到今天,历史的长河赋予它永恒;台州玻璃雕刻艺术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玻雕是最具有特色的民间工艺之一,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参会人员在参观玻雕作品后亲自动手制作玻雕,在现代技术的赋能下,玻雕体验变得极易上手,妙趣横生,欢声笑语洋溢在玻雕实训室。 活动三:夜游古镇|漫步葭沚老街 老砖瓦、老屋檐、老门墩……古街风韵,每一处精心雕刻的小细节都能保留着百年葭沚的文化风韵。“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葭沚取名于《诗经》,葭沚人民在上千年的生活中,已经将江南诗意融入生活,融入建筑中,流传至今。漫步葭沚老街,大隐书局立于左侧,文昌阁立于右侧,小河蜿蜒,灯火璀璨,良辰美景,数不胜数。 二是研学主题系列。 课程通过“一物一晤一悟”的研学主线,赴一场“凝结的文明”与“行进间的艺术”的和合之约。从而提升审美修养,感悟文物和合之美,增强家乡文化自信,提升文化传承意识。 活动一:参观博览|台州市博物馆研学导览参观 在位于椒江文化中轴线上的台州市博物馆中,随处可见台州的山海元素。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山之魂、海之魄是台州人精神世界的两个支点,台州不仅有硬气的城市品格,更有容纳山谷、泽国、海滨的文化地理特征。参会人员在踏进博物馆的一瞬间,就感受到了台州各区县“和合”文化的融合与流淌。 活动二:篇章探寻|四婴戏之美 台州市艺术设计学校(椒江第二职校)教师应梦娇与学生带来“绘和谐之趣,拓和美之印——探·四婴戏之美”篇章讲解。他们带领参会人员,在四婴戏缠枝花卉纹盖盒展品前,从四婴戏缠枝花卉纹的材质,盖盒的造型、工艺、文化寓意,文物中蕴含的和谐之美入手讲解,又邀请参会人员在工匠教室去亲自设计图案并动手刻制橡皮章,让他们去切身感受文物中的和合之美,拓印中蕴含着的璀璨的中华文明。 活动三:篇章探寻|乱弹之音 黄岩第二职业学校的王凯迪老师与学生带来题为“绎融合之雅,奏合美之乐——寻·乱弹之音”的篇章讲解。他们带领参会人员在台州乱弹展品前对台州乱弹陈列展品进行欣赏,对台州乱弹的起源、地位、唱腔进行一一讲解,又邀请参会人员到工匠教室去聆听学习台州乱弹选段《雪白豆腐变银子》,感受其中“唱”、“念”、“做”、“打”的技巧,理解台州乱弹地方曲艺特征的融合之雅,对其他地方艺术形态也进行讲解,让所有参会人员都能够真正了解到台州乱弹中流淌的台州民俗之美与文化之美。 活动四:篇章探寻|青龙之密 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刘爽与学生带来题为“拟文物之艺,浸艺美之态——解·青龙之密”篇章讲演。他们先是讲解了青铜夔纹蟠龙盘在台州温岭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重要地位,而后台州市艺术设计学校(椒江第二职校)学生为参会人员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以遇见“盘盘”、发现“盘盘”、我是“盘盘”的沉浸式剧场,让所有参会人员身临其境去感受文物发掘鉴定现场的激动气氛,体悟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它所承载的台州人民的不屈的精神。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有的文化烙印,而台州大地延续于寒山拾得追求的“身心和合、人际和合、天人和合”的精神,形成独特的“和合”文化,同样也渗透于台州历史文物和地方艺术文化中。此次台州市中职艺术教学“走进博物馆”产教融合研讨活动的举办,让沉寂的文物走进生活,不仅履行了台州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职责,为中职教育探索出新的产教融合模式、开拓出新的教学模式,同样也向社会展现了台州市艺术设计学校(椒江第二职校)在艺术教育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文化展示、浓厚的文化氛围。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