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学而”啃读坊成立一周年年会暨第六次啃读沙龙在玉环举行 |
||||
|
||||
思维扬帆济沧海 教学积淀引未来 10月25日~26日,台州市“学而”啃读经典教师成长坊成立一周年年会暨第六次啃读沙龙活动在玉环市环山小学举行。台州市“学而”啃读坊60多位成员参加活动。台州市教师教育院院长徐美珍,玉环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冰等出席本次活动。 01 啃读坊成立一周年年会 开幕式 丹桂飘香,秋意正浓。25日下午,台州市“学而”啃读坊成立一周年年会由玉环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校长苏森勇主持。 李冰介绍了玉环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啃读坊促进教师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玉环构建了以“琢玉”啃读社为总纲、以“攻玉、润玉、试玉”三个市级啃读坊为引领、55个校级啃读组齐头并举的啃读新形态,阐释了“如琢如磨,玉汝于成”的啃读新态度。 玉环市环山小学林艳书记带领大家参观了“走进经典教育家书院”,并向大家汇报了学校书院创建和啃读坊建设的丰厚成果。 徐美珍在“学而”啃读坊成立一周年之际,总结了“学而”引领全市660余家啃读坊在短时间内蓬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三个原因:一是啃读坊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激活了教育者深埋心底的文化追求;二是啃读坊成就了语言相通、价值同频、理想一致的幸福的专业共同体;三是啃读坊创造了充满活力的团队学习形式,始终坚持学而思之、学以致用。同时,她对坊友提出了“坚持啃、勇于行、乐于享、止于善”的发展新期许,勉励大家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教育家型教师。 报告反馈 市教师教育院项目研究部主任梁海华为坊友反馈了“学而”啃读坊一周年问卷调查报告,对教师阅读经典数量、阅读时间、读书心得、参加沙龙次数共21个选项作了详实的数据分析。调查表明,啃读坊成立一年以来,在啃读坊成员的积极参与下,教育经典改变着自我,收获着自身的成长,也引领、改变着区域的读书氛围和教育生态。 圆桌论坛 年会的高潮来自于“啃读带来的改变”圆桌论坛。论坛由“学而”啃读坊副坊主、台州市三梅中学陈伟君主持,五位坊友畅谈啃读一年来啃读经典给自身带来的改变。 三门县外国语小学邵静静认为“学而”啃读坊将阅读从“消遣”变成了“专业”,她在阅读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后,循迹阅读了《大概念教学》与《儿童文学概论》,深感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台州市月湖小学赵永攀认为这一年对待阅读,从走近到啃读,越来越专业,于他而言,收益最大的一本书是《静悄悄的革命》,他多次阅读此书,书中提到的“润泽的课堂”是他努力追求的课堂境界。温岭市锦园小学王驰畅谈了书籍对他思维习惯的改变,《我们如何思维》引领他通过面对对象的方式去分析概念。椒江区实验二小沿海校区徐阿辉认为啃读是他职业生涯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不仅培养了专业的智慧、至真的情怀,还使他有所思、有所为。临海市教师进修学校陈旦则从亲子关系、啃读坊组织者、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讲述了啃读经典对她生活方方面面造成的正向激励的故事。 论坛最后,其他坊友也分享了啃读一年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颁发证书 年会最后,举行本期啃读优秀学员和2022年度优秀啃读者颁奖仪式。共有21位学员获得啃读优秀学员称号,10位学员获得年度优秀啃读者称号,徐美珍为优秀坊友颁奖。 02 啃读沙龙 26日上午,“学而”啃读坊开展了主题为“扬思维之帆,启课堂之航”的啃读沙龙活动,共读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延续“线上打卡共读+线下集中沙龙”的啃读模式。成员们遵循“整体感知、咀嚼精华、联系实际”的阅读方法进行啃读,已完成12天的打卡。 【解思维之文】 为真正读懂这本经典书籍,活动现场选取书中“讲课”“暗示”“判断”“概念”“错误信念”“科学思维和经验思维”6个关键概念,随机抽选数名坊员,分别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进行解读。“概念深读”深的不仅是概念的理解,还深化了教学的实践运用,更是对坊员经典阅读的深度探访。 全书导读环节,坊员代表玉环市环山小学金小敏作《一书三读:轻叩教育经典之门》的微报告,路桥区实验小学林彩珍在《思是行之始,行是思之成》的微报告,分别就如何整体把握一本书、核心概念如何深度解读分享了读书心得。 【观思维之课】 只有将教育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用于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玉环市环山小学林巍老师和六(7)班的同学给大家带来了一节数学课《百分数的意义》,啃读坊7个小组结合“思维课堂”课堂观察评估表,针对负责的观测点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 【评思维之用】 啃读坊的每个小组根据课堂观测,结合书中理论,反思本节课思维训练的成功点与不足点,选派代表进行点评。 坊员们认为这节课是有思维含量的一节课,情境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对话探究的过程展开充分且有价值,问题推进与指导反馈关注学生的思维含量与输出表达,能多层次、多维度鼓励学生深度参与,能搭建生动有效的学习支架,板书、图表等数学工具的应用恰当,目标达成度高,学生思维有发展。同时提出建议,利用学生差错资源,设计评价量表。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点评,大家关于思维课堂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于交流中萌发灵感,激发追求的火花。 【求思维之道】 教师是艺术家,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促进教师自身的思维发展与品质提升?各小组结合书中理论,从教育管理、课堂应用、自我成长等方面展开讨论,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讨论成果。 “追光者”小组和“CG”小组认为,在教育管理中和课堂教学中,思维五步法是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在实践中把反思性思维贯彻到底。 “采文”小组认为,发展思维是各个学科的共同目标,可以分步进行。第一步,在教学目标中制定思维发展培养计划;第二步,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第三步,指导自主反思能力的生发。 “山海”小组认为,要培养具有反思性思维的学生,首先培养具有反思性思维的教师。教师的思维要具有逻辑性、深刻性、创造性。要发挥讲课的三功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检验学习效果。 “陌上花开”小组认为,教师要具备“四心”“四性”:四心指的是耐心、虚心、专心、责任心;四性指的是思维的灵敏性、反思性、深刻性、创造性。 “学思”小组认为,教师的思维品质应该有八个度:开阔度、精细度、合理度、创新度、融通度、生长度、清晰度、提炼度。学习和反思是促进教师思维发展的两条途径。 “追光”小组则综合了教师修炼和学生指导两个话题。他们认为“思维是一条奔腾的河”。对自身而言,思维的提升要通过啃读经典、内驱动力、学会复盘;就指导而言,要了解学生、创设情境、方法指导,促进他们的思维养成。只有教学相长,才在思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总结讲话】 徐美珍作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了玉环轮值团队为本次活动付出的努力和精心的设计,尤其是12天线上打卡的导读设计,专业用心、具有创意。她也对全体坊员们的智慧激情给予了充分肯定。 徐美珍聚焦活动主题“思维与课堂”,从三个方面明确了啃读坊研究实践的方向: 第一,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要超越学科,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去确定标准,基于标准去观课评课。好课的关键在于“思维流量”,看老师思维流出了多少,学生思维流出了多少,流出的质量怎么样。 第二,好课的关键为什么是思维?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学习”。佐藤学说,学习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交往实践,具有“活动性、协作性和反思性”三大特征。对应反思性思维的特点,就会发现好的思维课堂就在于让学习真实、有效、持续地发生。 第三,如何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美德,第二才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在于实施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因为改进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检验思考的情境之中。 徐美珍指出,当我们把研究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等一系列问题放置在课堂中,就会发现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这是真正地在回应对话杜威,面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这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重要命题,希望活动结束后,大家对这三个问题持续研究实践,形成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追求。 【轮值传递】 玉环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林基作轮值发言,他用“找寻三种味道”作了发言:啃读经典的台州味、阅读思考的从容味、共读共生的青草味。最后,举行了简短的交接仪式。天台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安法龙接过啃读坊牌匾。 思想是永恒的,对教育的追求永不停歇。埋下缘起,期待天台再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