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乡村小学校长主题研修班在三门举行 |
||||
|
||||
台州市乡村小学校长主题研修班于7月18日-21日在三门举行。来自全市“乡村教师发展特别支持计划”基地学校的60位小学校长参与为期4天的研训。台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海晓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陈海晓指出,举办台州市乡村小学校长主题研修班,蕴含着市教育局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视、支持和期待。为了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乡村校长和教师队伍,市教师教育院今年实施了“乡村教师发展特别支持计划”666行动,以六大行动对六十名乡村校长和六百名乡村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深度培养,促进其专业成长,进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乡村教育的整体提升。本次培训班就是“六大行动”中的首个行动,也就是对乡村教育发展基地学校提供高端培训。 陈海晓从三个方面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第一是乡村教育的使命呼唤。台州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乡村学校多,城乡不均衡,乡村教育较为薄弱,我们要念好乡村学校发展的“山海经”,打好城乡教育差异化的“特色牌”,唱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协奏曲”。第二是教育情怀的继承发扬。本次培训的主题是“跟着陶行知先生做教育”,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坚持从学校校情出发,办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学习他“为一大事来,干一大事去”的教育情怀,做行知式乡村好校长。第三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大家深耕农村教育,不仅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也有助于每一个人自身的成长。在培训中,要不忘初心,在深耕乡村教育中理解教育,激发情感,放大格局,也为自己的精神成长注入最鲜活、最接地气的能量。 陈海晓强调,高质量达成研修班的预期目标,首先要回到学生,展开沉浸式的研修,让学习真正发生;其次是回到问题,展开反思性的研修,做到正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是回到自己,展开主题化的研修,真正理解学习的需要,成长的意义。 本次培训以“跟着陶行知先生做教育”为主题,以《陶行知教育名篇》为共读经典,课程内容分“使命情怀、学校管理、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等四大专业模块,课程形式多样,有专家讲座、走进经典、成长论坛等,成功实施沉浸式反思性的深度培训。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作《跟着陶行知做教育——新时代乡村中小学优质发展的方向与内涵》专题讲座,他结合当今教育改革重点,即强调素养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突出实践育人,启示乡村学校优质办学的方向与内涵,那就是突出质量是生命线、特色办学是硬道理,令人回味无穷。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程导师,原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校长何夏寿带来《思想·课程·人格》专题讲座,他从思想、课程和人格三个关键词出发,结合自身的经历,着重分享了一位校长所要具备的思想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人格感召力,将一位有情怀的小学校长的办学史向大家娓娓道来,引发了校长们的强烈共鸣。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校长、“新劳动教育”首创人章振乐带来《从小爱劳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富阳实践”》线上专题讲座,他生动地阐述了经过十年探索,七个省级课题引领,三次升级,形成由农场劳动、创意劳动、美好生活劳动组成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以及劳动教育开展常态化,并取得劳动育人的丰硕成果。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默教授带来《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专题讲座,凭借幽默风趣的言语、生动真实的案例和原汁原味的经验分享,以独到的眼光深度解读了教师如何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自我情绪控制,继而引出教师要拥有觉察力和沟通技巧两项基本素养。浙江省特级教师,玉环市环山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林艳带来《基于学校文化的校本研修》专题讲座,对如何制定和实施校本研修作了精彩论述和指导。她以环山小学为例,分享了采用前瞻式策略,通过逆向设计制定的校本研修,同时紧盯教改热点,借助经典书目,与儒雅文化有效融合。 本期研修班还开展了第四十六期“走进经典”读书沙龙活动和学员成长论坛。本次活动以“跟着陶行知先生做教育”为主题。学员们在培训前认真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通过“走进行知、思考行知、实践行知、书写行知”等四个环节。学员们带着问题和思考,探讨问题、解读案例,更坚定、更自信地抵达“好教师”“好校长”的彼岸。成长论坛和成果展示精彩纷呈,六个小组围绕本次研修的主题,进行多样式汇报,有幽默诙谐的新闻联播,有深情的诗歌朗诵,有优美的歌曲演唱,还有方言版的三句半等。学员们回眸精彩,砥砺前行共成长。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乡村校长们表示将会继续追寻“行知”足迹,汲取“行知”智慧,涵养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