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技术 > 文件公告

台州市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关于征求《台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信息来源: 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7 09:03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教育技术中心、市直属学校:

为推进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台州市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组织编制了《台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请各单位认真组织研究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于2022年5月8日前反馈至市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联系人:吴老师,联系电话:0576-88582079。

台州市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2022年4月26日  

    

台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新时代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入实施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学智慧教育的建设水平,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计划》《台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州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计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特制定《台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供各地参照执行。

一、概念说明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级形态。智慧校园建设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将物理的学校空间和数字的信息空间有机衔接,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服务,实现教育均衡化、管理精细化、教学个性化、治理科学化。

二、建设目标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达标率为90%以上,良好率60%以上,建成智慧校园标杆校50所。

三、建设原则

(一)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从教育数字化改革发展出发,加强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逐步深入,增强建设成效,推进全市中小学校信息化协调发展。

(二)以人为本,应用驱动

以服务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关注教师、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数据赋能、绿色发展

鼓励建设“学校大脑”,开展基于数据赋能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实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技术安全与应用伦理,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实现绿色发展。

(四)协同育人,融合多跨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拓宽育人渠道,挖掘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力量,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参与育人的格局,健全育人体系。

四、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围绕基础设施、资源数据、应用服务、信息素养、保障体系、特色发展六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基础设施

1.校园网络。利用教育专网、5G网络、物联网等改造学校校园网络环境,提升学校宽带接入水平,提升校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覆盖质量和安全管控能力。支持校园广播、电视、视频会议、“三个课堂”等各类语音、图像交互运用。

2.信息终端。配置计算机、一体机、学习平板等各类终端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食堂、宿舍等)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3.教学环境。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环境建设。提升校园电视台、交互式录播教室效能,制作、编辑、分享音视频资源,建有交互式录播系统,开展专递课堂、同步课堂、视频会议等教学应用。

4.创新空间。应用5G、人工智能、虚拟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建设具备可重构、可连接、可兼容、可记录功能的新型教学空间,建有与课程内容相配备的创新实验室、学科专用教室、人工智能等教学空间。

5.文化空间。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具有丰富的数字化要素的教学活动空间、教师文化活动空间、学生课外活动空间、数字作品展示与宣传空间。

6.校园安全。建有智能校园安防系统,能够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电子巡更、出入控制、访客管理、消防报警等智能化安防管理。建立学校餐饮卫生监测机制,对食材供应链和厨房环境实现动态管理。

7.数字底座。基于“教育魔方”开展校园数字底座建设,完成与上级组织中枢、应用中枢的无缝衔接;整合学校的高频应用,实现终端统一、账号统一、认证统一,普及校园线上协同办公。

(二)资源数据

1.教学资源。通过自建、引入、共享等方式,建有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形成覆盖各类专题教育和各教材版本的学科课程资源。

2.资源共享。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师生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展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省-市-县-校”全网资源深度互通。

3. 数据处理。伴随式采集学校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过程性、生成性数据,建立学校大数据仓,形成学校数据资产。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管理、多元评价、学情分析等数据应用,服务学校决策和治理、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

(三)应用服务

1.教育管理。依托浙江省“教育魔方”工程,加强校园智慧管理建设,开展学校办公、教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等智能化管理,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及共享。

2.教育教学。高质量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全面推进“一校一师一生一空间”建设。利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教研、辅导答疑等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精准教学研究,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3.学生学习。提供学生学习空间、学科资源,以及适应性的学习服务,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之江汇”、“括苍云”等平台资源的学习指导,学生能动态获取系统推送的个性化优质的学习资源,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4.教师研修。鼓励教师参与网络名师工作室活动,用“互联网+教研”方式,为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类的在线服务,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能力智能诊断与分析。

5.教育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学校发展性评价。

6.生活服务。建有数字家长学校,提供家校互动服务, 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家校沟通、文化生活与社会开放服务。

(四)信息素养

1. 教师素养。能认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方式,利用信息化设备和数字资源熟练开展教学、教研、评价活动。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适应性要求。

2.学生素养。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思维,具备利用信息和学科工具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利用信息化设备和个人空间开展学习的能力。

(五)保障体系

1.组织领导。学校完善教育信息化“一把手”责任制,全面落实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智慧校园建设分工协作机制。

2.机构队伍。24个班级以上的学校应设置信息化中层机构,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信息化教研员,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

3.制度建设。学校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建立教育信息化运营、管理、应用、培训、考核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制度。

4.经费保障。学校每年有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用于智慧校园建设、应用与运维。探索多元化经费投入,保障智慧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六)特色发展

1.试点示范。学校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2.研究成果。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加强研究成果推广,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和家长,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五、组织实施

(一)智慧校园建设是系统工程,纳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教育领域重点任务清单,需要市、县、校各级教育部门协同推进建设。各地各校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成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学校是智慧校园建设主体,要成立以主要领导或首席信息官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和实施工作,制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创新工作机制,规范过程管理,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

(四)智慧校园评估认定工作由各级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学校申报、县(市、区)审核,市评估认定。市级教育部门推进智慧校园的引领性、标杆性建设,开展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评估推荐。


附件:台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试行).xlsx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