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教师教育

『走进经典』教育学理解与反思——台州市教师教育院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信息来源: 教师教育院 发布时间: 2021-11-24 10:57 浏览次数:



1110日,市教师教育院组织开展“走进经典”部门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特别邀请了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的部分同志参加,台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童文兴参与共读交流。

此次共读由教师教育院梁老师主持,大家重点阅读2021年共读书目《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五章,围绕主题“教育学理解”,真诚分享读书感受。

     

我爱你

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

爱你的时候我自己的样子

 

主持人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一首小诗开场,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走进经典”的理解和热爱。由此,本次沙龙分为看看“经典的样子”和看看“我们自己的样子”两个环节,透过鲜活的教育现象思辨,交流对“教育学理解”的独特见解和对教育学实践的反思与行动。

 

环节一:看看“经典的样子”

话题一

范梅南在书中提到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请结合书中观点和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教育学理解”的理解。

经典原文

教育学理解可以学会吗?这要看他们是否真正愿意聆听,要看他们具备哪一种类型的思想。

教育学理解始终是一种应用型理解,在实践中它是通过我们所说的“教育学机智”来实现的。

教育学理解总是与特别的、具体的情境有关,并和教育学思想紧密相连。

 

妙语连珠

教育学理解基于学生的立场,学生的行为、心理、感受、体验,需要我们真正地带着兴趣敏感地聆听和观察;它不同于一般的理解,而是一种基于教育情境,具有教育学意义,能够激发教育学机智的一种专业行为。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开放性、包容性的理解,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胸去设身处地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它也是一种发展性的理解,是指向每一个孩子的正向成长和健康美好的人性,这也是我们教育者天然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

教育学理解涉及较多心理学专业领域的词语,比如倾听、移情、同情、同理心等,是一种心理学的专业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相当的情感颗粒度,以及情感颗粒的细腻度,需要我们回到人本身,犹如中医一般望闻问切,用极度的敏感即时发现、科学理解,并据此做出专业行动。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责任,被呼唤感是作为一名教育者、父母和教师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这与个体心理学代表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提的“你做的事是有助于周围的一些人的,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异曲同工。

教育学理解是有“人”的,心里有“人”;教育学理解是有情境的,它是在具体情境中发生的;教育学理解是有“心”的,“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

教育学理解具有教育学意向,它是向着孩子,向着孩子的成长的。教育学理解具有强烈的反思性,促进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所谓的理解是真理解,还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评判,需要的是成长型思维,而不是固定型思维。

   

环节二:看看“我们自己的样子”

话题二

案例重现:在一次语文形成性作业(即随堂练习)后,李老师在批改时,发现一个女孩的作文是抄袭的。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男生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如果你是李老师,遇到案例中的情境你会怎么做,并阐述你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学理解。

头脑风暴

第五章《教育学的实践》中的实践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行动与反思。教育行为的背后是我们的教育学理解,反思有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后反思。

通过案例分析,大家展开了激励讨论,有的提议要夸奖、鼓励学生;有的建议可以给男生一分以多元评价;有的则提醒要基于真实的情境。不管是哪种处理,“先要敏感的聆听学生”成为大家的共识。不断思辨,积极反思,对“教育学理解”的理解愈发清晰。

而后,主持人给出了案例中的智慧处理,大家再一次领略了教学机智的“即时创作性”。

1. 老师表扬学生作文有进步,并请她把作文好好改一改,然后在班上朗读。第二天,老师发现她重写的作文,虽没抄袭的精彩,却是自己写的,特别热情地表扬了她。她念的也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从那以后,女孩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是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下一次测验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

 

台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童文兴对本次沙龙作了精彩点评。

童书记从范梅南《教学机智》的翻译者——澳门城市大学李树英教授(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现象学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谈起,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应用,了解现象学的哲学理论有助于在教育领域更好运用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如对超验现象学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时超出经验。超验是超越于意识的能力之物,提倡回到事物本身来看问题,回到教育现象发生的即时情境来进行教育学理解;如存在主义现象学中,萨特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在发现自我的境遇中进行个人的自由发展”,认为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如伦理现象学是道德现象的伦理学理论,提醒我们教育要有责任感,教育要来自于爱。如解释现象学认为“人们对世界认同的差异,取决于他们的个性、先前的生活经历和动机”,强调历史性,提醒我们教育中需要了解事物的背景、过去。而实践现象学告诉我们教育要注重实践,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学生是来自于生活中,让学生离开“为学而学”,走出去,从而更好地被吸引而学习。

童书记还提到,芬兰的教育改革均建立在教育心理学基础之上进行,学科教师均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强调我们的教育改革必须更加坚定我们的方向:在进行学科教育之前,一定要意识到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

最后,童书记指出教育机智是长期积累的迸发,蕴含着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其本质是对教育目的及意义的理解,是教育者的价值观的自然而然体现。当然还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学习,总结个人和他人的经验,增加积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积累。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认知层次的不同,把所见所学的知识,经过不断反思实践内化成个人独有的智识,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走进经典”作为台州教师发展的灵魂项目、铸魂工程,是台州市教师教育院致力推进建设的品牌项目。按照“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理念,我们坚持身体力行,坚持把推荐给教师学习的经典自己先学一步,坚持把“走进经典”读书沙龙作为部门的常规学习项目。欢迎各位教育同仁一同走入经典,品读经典,将教育经典读透、读活,用经典改变教育、用经典润泽人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