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县市信息

《中国教育报》刊文推介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策略

信息来源: 县市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0-09-29 15:20 浏览次数:

教师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专业工作。几年来,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围绕教师职业规划指导中心、教师专业成长诊断中心、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心、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中心、教师培训管理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秉持“基于高起点、夯实新理论、凸显主体性、强化行动力、追求可持续”的顶层设计理念,创造性地构建了浙江示范、全国领先的“六航培训”体系,修炼出了十项培训真功夫,实现了"万计胜任、千计骨干、百计名师、十计名家"的教师培训目标,每学期开出的100多个培训项目,在省教师培训平台上的评价平均满意率达99%以上。2020年9月29日,《中国教育报》刊发《紧扣实效性,修炼十项功》,推介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策略。全文如下:

第一功——理念统帅

同舟共济:将培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基层学校与校长、参训学员、培训导师、基地学校、社区力量、后勤保障部门等通力协作,实现培训目标的一致性、培训管理的生态化、培训绩效的高效化。

服务至上:将“教师对美好培训的向往”当作服务的目标,开展“六航惠师”的特色品牌活动和“五个十”活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第二功——规划缜密

选课规划:每学期召开培训选课指导工作会议,各培训工作团队科学、精准地指导全市近300所学校自主选课与审核工作。各校按照五年一周期每个教师完成360学分的要求,每学期规划10-11%的教师参与培训。

排课规划:严格控制培训班人数在50人以内;每个培训团队按照培训班级与培训天数,保证某一学段一周内不重叠设置班级;没有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安排的培训,原则上放在周日或暑寒假培训;尽力降低工学矛盾。

第三功——需求掌控        

专题调研:学院每学期出一份针对一线教师培训需求的专题调查报告,准确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为下一学期的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依据,实现“培其所需、训其所难、解其所惑、兼顾差异、突出优势。”

需求申报:开展2年一次的基层学校十大培训需求申报制度,根据基层学校的需求,调整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

第四功——项目论证

内部论证:学院建立学术委员会,对下一学期开设的全部项目进行全面的论证,内容包含10个方面,在论证的基础上投票决定项目是否提交评委会审查与论证。

外部论证:内部论证后,经过“四环三轮”的反复研磨,再提交到专家组论证。论证过程先由项目设计者介绍,再专家组对项目方案进行评议和质询,最后经过专家组讨论,形成了对各项目方案的论证意见。

第五功——施培精准

对象精准:实现分类分层,全力打造“六航”培训。将教师分为“三层八类”,教师在自己确定的层次与类型中选择参加对应的培训,确保分层分类匹配率达100%。

活动精准:除常规培训外,开展面向同质态学校群的联片培训;面向薄弱学科的特级教师流动工作室培训;面向薄弱学校的特级校长流动工作室培训;面向有发展潜质农村青年教师的小组工作坊培训;面向小学科兼职教师的全科培训;面向基层学校均衡发展的送培带培培训;面向退职校长的智慧型高级培训;面向特殊项目的专题性培训。

第六功——课程优化

设置优化:90学分以上培训项目按不同层级设置理论培训、网络培训、实践培训,实践培训占50%左右;实践培训突出小组活动,突出课例与课堂,突出专家引领下的学员展示活动。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由10%体验类课程、20%管理类课程、30%技能类课程和40%教学类课程组成。

实施优化:长期培训项目按照分段推进、分步提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策略;实施学习与记录、作业与练习、考勤与请假、作品与成果展示、评价与表彰等五项制度。

第七功——导师精选

类型选择:学院按照优先次序聘请导师,第一类是本院有对口课程或专题的教师;第二类外县市的名师与学科专家与学者;第三类本市名特优教师与专业人员;第四类是高校学者、非本市特级教师或知名专家。组建了来自全国各地导师团队40多个。

资质选择:学院严格执行导师资质与培训班的层级相一致,启航培训、续航培训、领航培训、远航培训的导师最低要求是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地市级名师、特级教师及以上。根据不同层级培训班级,安排不同类型导师的比例,层级越高,外请的导师比例越高。

第八功——组织改革

合作培养:学院实行团队工作机制,建立了五个培训工作团队,对培训的系统工作与流程管理实行全面落实。学院上挂10多所高等院校,下联100多个基地学校,实现基地、培训、高校的深度融合。

治理建设:学院按照教育生态理论,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建设。编印了《治理规程》一书。内容涉及学校章程、岗位职责等近100项规程,有效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九功——质量监控

专题考核:学院要求每个培训师根据指定项目开发主题与专题。通过专题预报、初步论证,形成完整详细的专题实施培训课教学的文稿和课件后再进行专题考核。专题考核包括“专题文稿”、“现场陈述”和“现场答辩”三项内容,聘请专家负责全面考核。

过程监控:推行“三项制度”,即质量监控制度、质量分析制度和质量跟踪制度,实施“二结合”,即随机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估相结合,使每一个培训项目确保实效性。每学年聘请专家与校长,开展专题的培训绩效的调查,分学段形成一份质量监控中心的年度报告。

第十功——队伍打造

角色打造:学院每个教师成为培训专业人员,都必须打造成9大员,即需求分析的调查员、课程开发的研究员、项目形成的设计员、培训上课的教学员、建班组班的管理员、课程指导的辅导员、培训报道的信息员、专家接送的服务员、培训成效的统计员。

成事打造:根据培训活动的流程,每个培训都要做成13件事,即项目发起、需求调研,项目方案设计、学术委预审通过,专家项目论证通过,遴选四类专家、落实实践基地,项目再修改与确认,项目上传浙江省平台通过,选课指导,教师自主选课,组建班级,培训教学、组班与服务,过程指导、成果汇报,满意度平台评价、确认学分,成果与资料汇编,通讯报道、特色提炼。每学期推出优秀培训师展示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