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图文信息

全市初中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举行

信息来源: 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0-10-10 21:21 浏览次数:

9月29日至30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初中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会议围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开展集中研讨,并形成广泛共识:要全面实施“初中崛起”工程,用“窗口标准”办出高质量初中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使初中学校成为义务教育的颜值担当,为台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人川参加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领导罗鉴鸿、陈海晓、王晓剑等参加有关活动,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应邀作初中质量监测反馈结果专题报告。

会上,省教研室、市教研院专家用大数据分析了初中质量监测、学业水平考试情况,提出初中质量提升工作建议和意见;各县市区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校长代表交流了各地加强初中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经验做法,剖析了初中教育教学面临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共同研究探讨了改进提升初中教育的对策和思路。陈海晓结合2019年全省初中教育质量监测情况作了专题分析,指出我市存在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区域优质均衡度不高等四大短板,提出构建良好教育内外环境、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教育课程与技术研究、加强教育监测数据研究等五方面建议和意见。

黄人川指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台州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大力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分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创新了城乡均衡举措。大力探索推进集团化、联盟化、片区化等模式,借助名校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优质学校,发挥“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作用,实现城乡学校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二是完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大力改善硬件条件,进一步提升了随迁子女学校办学水平。三是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初中招生改革,推进课堂和课程改革,形成一批省级课改典型。深化评价监测改革,建立健全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监测主体结果应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四是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强化教师培训、师徒结对、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发挥名师工作室培育作用,全面提升初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选派优秀校长、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工作。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待遇,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农村教师津贴,为农村学校留住一批优秀教师。他同时表示,要清醒认识到初中教育的短板和不足,营造健康的初中教育生态迫在眉睫,当前主要存在办学基础相对薄弱、教育质量相对落后、师资队伍短板较多、学校内涵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黄人川强调指出,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在当前教育追求优质均衡、公民同招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提升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人民群众的核心关切,也是办好人民满意幸福教育的“必答题”,更是全方位、全链条建设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站位,增强行动自觉,全面、深刻理解提升初中教育质量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确保完善教育治理的现实要求,是全面把握初中教育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黄人川要求,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实现初中崛起是一项系统工程。初中教育要跟得上大局的要求、发展的趋势、对象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必须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要抓好“三条路径”:

一是聚焦思想崛起,做到思想上引领、观念上先进。把初中教育作为重点重抓,在编制台州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时,谋划实施“十四五”立体品质提升行动、“十四五”初中崛起行动、随迁子女学校转型升级行动等“三大行动”。

二是聚焦队伍崛起,做到有优秀的校长、有活力的教师。实施引才育才工程,通过人才新政,引育人才。推进教师培养培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培育高水平初中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鼓励高中骨干教师到初中任校长,培养一批支撑“初中崛起”的“灵魂”校长;加大名班主任队伍建设,出台政策鼓励更多优秀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实施队伍活力工程,加强校长队伍专业发展,激发校长队伍活力,调动校长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三是聚焦名校崛起,做到有标杆引领、有优质联盟。启动“乡村名校”建设工程,从“新思想、新管理、新技术、新样态、新机制和新生态”上探索“乡村名校”建设的台州样本,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创建一批优质联盟,高质量创建一批教育集团、共同体、片区联盟,实现管理联通、教研联合、师资联手、考核联评、党建联建,突出名校引领、帮扶,做到一校名师、全城共享,优势资源、全域共享。

黄人川要求,坚持“以质量立校”的鲜明导向,营造“以质量论英雄”的良好氛围,在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推进课堂革命上下功夫。实施课堂教学转型行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从知识立意的教学走向素养立意的教学;突出学科整合与实践探究,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研究与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促成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适应或者接受新高考改革的传导,梯度推进分层走班试点。

二是在深化招生改革上下功夫。严格贯彻落实好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继续深化“阳光招生”政策,完善乡村初中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保障制度,加强初中与小学、高中之间的衔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

三是在强化评价监测上下功夫。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强化监测归因研究,优化行政内聚决策,深化督导跟踪评价。建立健全基于全面质量观的区域教育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和基于增值评价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在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核心素养、个体全面发展监测体系上探索推进,建立绿色评价体系。

四是在全面接轨先进上下功夫。主动融入长三角,接轨京沪杭,把名师名校长请进来,把优质资源引进来。选派管理人员和校长教师到京沪杭等地挂职培训、跟班学习。抓住与上海市杨浦区紧密合作的契机,引入知名专家在台建立省级以上名家工作站,构建沪台教师培训交流通道,加大初中后备干部联合培养力度,推动设立两市专家资源库。

黄人川强调,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实现初中崛起是一件打基础、利长远的惠民工程,也是需要各地各校群策群力、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各地各校要不等不靠,苦练内功补短板,讲求实效谋长效,善作善成,努力构建初中崛起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一是健全协同治理体系。要健全市、县、校协同推进体系,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项目推进,强化督导考核,凝聚强大合力。要完善责任体系,压实各地各校主体责任和各处室(单位)的具体责任,建立项目清单、工作清单、责任清单。各地要高度重视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研讨;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在学校规划、校园文化、教学改革、内部治理、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借力借势,使内部治理活起来,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让教师队伍强起来。

二是构建双循环体系。市、县、校三级要各负其责,在激发教育内循环动能上担当作为。要以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为统领,构建初中教育内循环体系,优化内部治理,激发系统内部活力尤其是学校活力,在建强队伍、教研先导、招生引导、监测教科助力、信息化赋能等方面练好真内功。强化教育外循环,借势借力,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强化社会合力,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建立公益基金,奖励好校长、好教师、好项目;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营造支持初中崛起的良好氛围。

三是健全学校治理体系。要提高认识站位,强化系统谋划,要简政放权。校长要用好权、履好职、尽好责,树立教育情怀,满怀职业理想,不断提高办学治校的实际工作能力,着力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市教育局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市教研院有关教研员,县(市、区)教育局长、分管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台州湾新区社发局分管教育工作负责人,初中学校校长代表,台州学院有关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