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以“1+X”为基本模式,温岭市分步实施、有序开展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在市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受到广泛赞誉。今年5月,台州市示范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在温岭召开。主要做法有:
一、科学规划“1+X”基地建设
“1+X”即指成立一个总基地(“1”基地),分片区成立若干个基地(X)。具体而言,就是将温岭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作为全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总基地,即“1”基地。再根据我省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全市中小学校校网布局,盘活现有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场地,建设若干个有区域特色、个性鲜明、吻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校外实践基地,即“X”基地。“1+X”基地建设采取先规划、重设计、后实施、再优化的策略,逐年修订,有序完善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课程实施工作。目前,已建成高桥小学、箬横小学、泽国二小、松门小学、新河镇中学等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如箬横小学车模基地建设完善后,与玉麟西瓜基地、小拇指洗车修理厂合作共建相关分基地。高桥小学的田园课程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紧密融合,为师生提供了鲜活丰富的教学素材。泽国二小“淘园”基地分成“三园二站三区一室”九大功能区域,在每个区域印制相应的二维码,让学生在“扫一扫”的过程中了解动植物知识、科学技术原理,拓展性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有效践行综合实践大课程
温岭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构建了“蓝色科技、绿色生态、红色人文和黄色安全”四色大课程体系。蓝色科技涵盖海洋科技、科普制作,工程搭建(STEM课程)、创客教育等;绿色生态涵盖生活技能、劳动实践、野外生存、手工技能等;红色人文涵盖国防教育、军事拓展、革命传统、地方特色等;黄色安全涵盖了安全主题教育、青少年权益教育、廉洁教育、禁毒教育等。编写的校本教材《中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生存体验》分别被评为台州市第五批精品课程、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高桥小学以“田园课程”为主,充分依托“绿色农场”这一平台,结合农场文化和学科特点,以“项目制”形式启动“小农场大课堂”项目,将田园课程整合进学科教学中,开设了各学科与农场相关的课堂,实现了“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对接。泽国二小的“淘园”配置现代化的气象观察站,安装自给自足的太阳能发电站,构建鱼菜共生的绿色生态循环系统,还开发了以德育、科学、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打造以绿色为基调,季相变化为内容的生态体验基地,为孩子、老师和家长提供一个读农历节气、探气象科学、品种植栽培、写春花秋实夏果冬翠的学习平台。这些基地的课程设计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面向学生生活,对学生的农林实践、科学探究、生命成长和社会体验予以整体关照,规划形成了区域品牌特色。
三、引领辐射打响实践基地品牌
近年来,温岭市先后承办了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教师研修班、浙江省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研讨会、省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等多项有影响有实力的会议。该市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也在全国综合实践基地骨干教师培训班会议上多次分享经验,相关项目负责人应邀赴全国各地指导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全国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温岭样本。实践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国家 AAA 级景区、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浙江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台州市体育旅游休闲示范基地等近10项荣誉称号。基地建设受到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玉先的高度赞誉,认为“温岭基地是全国最好的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