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县市信息

仙居县一学校被授予“针刺无骨花灯传承示范基地”

信息来源: 仙居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17-05-27 00:00 浏览次数:

  5月26日,“仙居县青少年针刺无骨花灯传承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该县皤滩乡中心小学举行。台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吕振欧、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陈夜明、仙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邵海丽、仙居县关工委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及皤滩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参加仪式。仪式上,市关工委和县关工委分别捐赠给皤滩乡中心小学10000元和5000元用于基地建设。

  据悉,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历史悠久,其工艺源自唐代,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等十三道大工序、三十多道小工序,用针达到每平方厘米50孔以上,灯身没有骨架,造型别致、古补典雅、玲珑剔透、惟妙惟肖。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称。曾获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但是,掌握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技艺的传人越来越少,保护与传承步履维艰。

  为了做好无骨花灯的保护与传承,让其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皤滩乡中心小学自2009年开始采取系列措施开展无骨花灯进校园活动。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文化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和“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挖掘花灯文化。成立花灯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确立以“传承无骨花灯,培育傲骨俊才”为学校文化主题。组建花灯研究中心,开展课题研究,其中《利用古镇文化学语文》省课题结题、《以文化传承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获省研究性课题评比二等奖、4个研究性课题在市比赛中获奖;不断挖掘、整理、创新民间花灯技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编写《古街古灯》三本校本教材;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将花灯的保护、传承、弘扬与阳光班级考核、教师评优评先考核紧密结合,让花灯文化在校园扎根。

  二是创建特色环境,传承花灯文化。该校绘制古街文化墙,将皤滩“龙形古街、桐江书院、针刺无骨花灯”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绘于围墙上,让师生感受千年古镇文化。设计花灯文化长廊,将花灯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精美的图画,悬挂在教学楼的墙体上,让师生感受花灯发展历程和魅力。开设专门的花灯制作室,让学生掌握创作方法,熟练操作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学生的花灯作品在浙江省美术作品比赛立体造型类获一等奖,十多个作品在市美术作品中获一、二等奖。开设花灯作品展示厅,陈列花灯作品,展示师生花灯创作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学校花灯特色品牌。

  三是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弘扬花灯文化。该校组建花灯社团和教师研修班,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开展社团活动。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推行花灯课,扩大教育面。每年5月举办花灯艺术节,开展花灯针刺大赛、图案设计大赛、花灯展示、义卖等活动,推动花灯文化的发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办小导游社团,编写导游词,开展导游训练,宣传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让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