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天台职业中专“和合德育” |
||||
|
||||
![]() ![]() 4月13日,中国教育报刊文《 和合德育:中职人才培养的天台模式》,深度报道天台职业中专育人模式。全文如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浙江省天台职业中专所折射出的闪光点在于:作为一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只有时刻将孩子们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能把学校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时刻放在心里。 创建于1985年的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不断打造“和合德育”品牌,创新了德育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德育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先后荣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浙江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省中职30强”等荣誉称号。 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凸显了“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定能打造出一所好的学校”的深刻内涵。学校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撑;还离不开学校开拓、创新、务实、勤政型领导集体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是他们为浙江省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强国,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新的趋势。学校文化已不再局限于课桌与黑板之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株青草、一记苔痕、一棵树木、一处景观,都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了浓浓的校园育人的芳菲。这是浙江省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从领导到师生的普遍共识。 学校创办于1985年,前身为“天台职技校”,1998年更名为“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5年被确认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别实训基地、省市实训基地、省市示范专业、浙江大学高技能培训基地。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市场开发与营销、学前教育、动漫设计与制作、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0多个专业群。 长期以来,学校扎根于天台这片热土,汲取乡土文化之精华,打造出了“和合德育”的品牌,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和合德育”的文化创新 国家领导人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 近年来,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和合”理念为指导,提炼出了“四立四知”新内涵,即:“和合立人,我知我谁;和合立德,我知我为;和合立身,我知我材;和合立心,我知我慧”的“自律、自觉、自强、自尊”四段式德育模式,创新了德育内容和德育形式,提高了德育效果和德育品牌。 ——理念系统的确立:校园文化理念系统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整体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完美呈现,它是校园文化系统的核心。学校经过广泛的调研和挖掘,确定了“正身、乐学、强技”六字校训。“正身”即修养身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乐学”即态度端正、方法正确、乐在其学;“强技”即提高技艺、增强技能、善于应用。还确立了“明德正行、崇文尚雅”的校风,“厚德泽人”的教风,“好学力行、智技并进”的学风,所有这些学校、教师、学生间“和谐、融合”的风气,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视觉系统的确立:校园文化视觉系统是学校视觉的形象工程,它通过文字、图形、颜色、符号,对校徽、校旗、校服等进行解读。在一所校园,首当其冲的就是校徽,天台职业中专的徽标整体造型选用“天台”的拼音首字母,以及教学、技术、技艺的英文首字母“T”。外框的蓝色“T”字造型抽象成三角形,给人以昂首腾飞的感觉,体现了全校师生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内部的白色“T”字造型达到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统一,同时也是“人”字的变形,体现了学校的“和合”育人功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蓝色部分被白色的“T”字分成三块,寓意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一体,还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听觉系统的确立:校园文化听觉系统的确立主要包括校歌、作息提示音、课间音乐、校广播站等。以校歌为例,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特色、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天台职业中专精心谱写了“和合之歌”,它结合中职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历史传统、地方特色、发展宗旨等等,朗朗上口,情景交织,成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对学校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行为系统的确立:校园文化行为系统是理念系统的奠基工程,它包括建章立制、领导行为、教师形象、学生形象、教育培训、教学研究、活动载体、管理规范等等,是广大师生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品位;是师生的行为在教风、学风、作风中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学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讲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活动,争做四有教师,引领校园行为。学校还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行为系统管理,力推各种活动的开展,如“红五月——和合技能节”活动、“和合校园”艺术节、“和合讲堂”系列讲座、“和合艺术”进校园活动、“和合教育”成果展等等。这些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和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舞台。 “和合文化”的文化盛宴 走进天台职业中专,这里的“和合文化”无处不在,处处凸显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办公区、教学区、实训区、运动区、生活区环境优美,蔚为壮观;整个校园红砖、绿草、繁花、湖水相映成趣、和谐极致;“和合文化”带给师生无尽的思索和追求。 和合文化盛宴主要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这里一草一木、建筑风格、雕塑造型、文化长廊、景物命名、校园室内设计;还有学生的学习氛围、环境、态度等等;学校都给予了“和合”的理念。如“和合”办公楼,“和德”“和行”“和文”“和雅”教学楼,“合技”“合艺”“合作”实训楼,“和睦”“和顺”学生公寓、“和善”食堂大楼等。 不仅如此,学校还精心建设了“和合文化广场”“和合文化长廊”“和合文化书吧”“和合文化讲堂”“和合文化墙景”“和合文化道路”等,实现了“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的德育目标,从而更好地提高了教育质量,更好地推动了美丽校园、快乐校园、幸福校园的建设。 天台职业中专的“和合文化”从何而来?校长季瑞强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涵盖政治、思想、文体、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它是一所学校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精神的历史沉淀,是以学校环境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和合文化”来自于时代性、地方性、传承性、创新性的统一。 天台职业中专还将社会文化对人才的要求、社会观点、政治原则与价值规范体现在自己的传统结构中,通过育人工作,从而又形成了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天台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中国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和合文化是天台山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和合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天台这方热土中得到了深厚积淀和充实丰富。近年来,学校以“和合文化”为引领,时刻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将和合文化融合到德育管理中,打造出了响亮的“和合校园”品牌。 每天清晨,随着铃声响起,天台职业中专学校的广大师生又开启了全新的一天。这种声音是学校自己录制的教师、学生的声音,使用个性化的上课、下课、就寝、起床等“和合铃声”,在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等区域,分时段、分区间、有个性、有亮点,对师生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温馨提示。让人性化的铃声传遍了整个校园,让优美的铃音融入到了学习之中,更让这完美的声音伴随着“立德树人”的音符,沁人心扉、走向了远方……(范天银 徐永杰 曹文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