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县市信息

市教育局局长林晓鸣到温岭调研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来源: 温岭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09-05-07 00:00 浏览次数:

5月6日上午,台州市教育局局长林晓鸣、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袁相千一行来到温岭市,就教育均衡发展开展调研。

在温岭市实验学校,林晓鸣等听取了该校校长有关学校办学现状及以“抱团发展”推进初中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座谈会上,温岭市教育局局长张江全面阐述了温岭市在促进教育均衡方面作出的实践探索。

林晓鸣在发言中指出,温岭市通过“新农村教育”的实践探索,整体教育水平走在台州市、浙江省前列,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贡献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他指出,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仅停留在教研层面,骨干学校要积极承担示范辐射职责,要在学校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到共享,提升结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整体水平,同时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培养与流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林晓鸣强调,教育均衡发展要走“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之路,均衡不是平衡,更不是“千校一面”,各类学校要通过做强特色项目实现学校品牌建设,学校办学特色也不能停留在一两个尖子生的获奖上,而是要以群众性活动形成办学特色,以特色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温岭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投资低位化。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使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城镇学校;调整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装备建设补助政策,教育装备投入进一步倾斜农村;进一步加大人民教育基金统筹力度,60%用于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二是中考分配化。体现面向农村、面向全体、面向社会,继续坚持“指标分配、电脑录取、阳光操作”原则,全市所有公立高中和民办等级中学的招生指标100%用于分配,不留一个机动指标。三是布局再优化。通过撤并整合初中教育资源,通过完全中学初高中脱钩拓展高中教育资源,片中逐步实现升格或设为校区。四是抱团发展化。从经费帮扶逐步向形成教师共同体、教研共同体、学校共同体、设备设施共同体方向发展。五是支教制度化。积极鼓励和引导城镇教师利用各种形式支持新农村教育,通过三年努力,支教人数达到一千人以上,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六是办学品质化。通过评选“新农村教育品质学校”,使农村学校突出品质感,突出农村味,突出有新意。七是减负梯度化。“减负提质”逐步从试点学校减负向面上整体推进,从城区小学减负向全市所有中心校减负方向推进,从小学减负向初中减负方向推进。

台州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